看著營地裏吃著早飯,顯得有些疲憊的士兵們,王洛的心中有些焦灼。
也許,不應該發動。也許,應該穩紮穩打....做出更多的鎧甲、拉攏更多的軍官、訓練過更多的士兵。到那時,會更有把握。
如果昨夜不出頭,讓渠帥的人奪走鎧甲,讓他們和蘇四這樣的軍官,以及他手下的士兵產生更多的矛盾,等矛盾積累到一定的份上之後,可以誘使某些衝動的人,輕輕鬆鬆的幹掉他。
但是,那樣的話,實力提升的軍官們,其野心也可能滋生出來。既然目標是統率全軍,那麼這種風險是必須的。
想到這裏,王洛用力搖了搖頭,像是想把某些東西甩開似得。
抓緊時間也不能說是錯的。漢軍昨天的襲擊,被周應雄用道具拖延了。但是,之後呢?
無法確保漢軍不會再來,也無法確保不出別的意外。把鎧甲交給渠帥的人,意味著他們的戰鬥力會更強,如果戰鬥起來,失敗的可能性會加大。
渠帥營外的這些普通士兵,會支持我嗎?
從利益上來說,會的。再狂熱的士兵,也會希望戰鬥的時候離勝利更近一點;也會希望穿上鎧甲,拿上武器,而不是用脆弱的身體去麵對敵人的刃鋒。
他們會厭惡把盔甲從自己這裏奪走,留給那些並不參加一線戰鬥,而是失敗就撤走,勝利就各種撿便宜的人。
但是,也不排除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他們會從心底裏願意支持別人去對抗渠帥,但是自己並不願意出頭。
問題在於,要冒多大的風險。
從某種角度來說,矛盾並沒有激化,事情也沒有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這不過是正常的爭執而已。有些手下不想把盔甲交給渠帥;他們不服從渠帥的親隨,是有資格的。
對於他的老部下、熟人管著幾百人的“將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對陌生人、自己這樣的新人來說,就是很大的問題了。
也就是說,如果郭大是個聰明人,那他就會拉攏蘇四這樣的老部下,而把責任都推到我身上。
但是,聰明人會貪圖屬下的戰利品嗎?會找借口把營中士兵的裝備奪過來,交給自己的親兵嗎?
怎麼看他都是個蠢貨。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即使是匆忙行事,也顧不得了。這個場景和上個不一樣,上個場景是美國人的地盤,能救最好,救不了,都死光了也沒什麼所謂,一樣能完成任務。
但這裏,可是戰場,華夏大地的戰場。
要想實現目標,就首先要控製這支隊伍。這不過是第一步,必須出頭,必須冒風險,必須勇敢麵對。連這些都不敢做,有什麼資格當領袖?
把指揮權奪過來。利用鍛造出的裝備來提升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利用協同時的要求順便對士兵進行訓練,打造一支強軍,然後擴大隊伍,最後達成一開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