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節 真實x與x虛假(2)(2 / 2)

“經過反複的實驗,他進一步推出了駕駛高達所需要的,精神上的某些特征...我直接說結論吧:少年時期,精神層麵未能完全成熟的狀態度下,遭受極度痛苦的男子---其精神狀態最符合高達駕駛的需求。”

這....也就是說....

漢弗拉:“在把這種發現報告上去之後,某某財團的老板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有一種人正符合這種要求....在戰場上失去一切,看著無數親人死去後的少年。”

“而這位老板,正好在操縱某地的戰爭,於是,他給C先生進行了撥款。C先生組織起了隊伍,從戰場上收集了一批少年。”

“當時,總共收集了七十六人。前七十五個都測試失敗,在老板認定已經失敗的情況下,C先生繼續堅持實驗。這種堅持得到了回報,他們得到了第一個能駕駛高達的駕駛員。”

聽起來還真是個勵誌的故事...

漢弗拉:“那位駕駛員先生叫西拉,在發動高達,進行了移動、戰鬥等多方麵的測試後,猝死在了駕駛艙裏。”

“當然了,這種小事無關緊要。在持續投資了這麼長時間後,各財團終於看到了收回投資的曙光。之後,C先生被委以重任,繼續尋找更多合適的駕駛員。”

這樣說著,漢弗拉從旁邊拿起另一份文件來。

“這項工作的難度不低。恰好全家死光,唯獨自己活下來的少年,不是那麼好找的---但這對精明強幹、野心勃勃的C先生來說不是問題。”

“經過反複研究後,他改變了計劃,先從各地挑選出某些精神特征具備潛力的孩子---然後把這些孩子聚集在某些---再在當地掀起戰爭,當著他的麵,殺掉他所有的家人。”

王洛聽到這裏,搖了搖頭。“這還真是....”

漢弗拉繼續讀著報告:“這裏有說明:就算是經曆了這些,孩童的精神也未必能成長到所需的程度----實驗目標有數千個孩童。最後,總算找到了三個能駕駛高達的。”

“在這樣的過程中,預算超出了原本的計劃。原本出售高達的計劃,獲得的利潤將遠遠少於他們的投入。”

漢弗拉又拿起了另一份文件。

“針對這種情況,XX財團的D先生製定了進一步的計劃:大量生產武器--->讓這些少年駕駛高達,襲擊三個國家的軍隊,要求三個國家實現和平---->利用高達的強大性能,迫使三個國家在研發和武器生產中投入更多的資金---->各財團可以收獲大量訂單,把這些資金變為利潤。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彌補之前投入上的損失,還可以獲得相當額度的利潤。”

不出所料....

不過,這位先生為什麼要對自己說這些?

他說的這些,應該是真的,但隻是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