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這樣...那奈亞拉先生打算怎麼做?先發製人?在他們有所行動之前,先解決掉他們?”
哈斯特:“這是選擇之一。奈亞拉大人還在考慮...可能的話,他還是希望把這種天生的盟友爭取過來。”
王洛:“其實,如果能讓這些經理證明忠誠的行動失敗,那些董事長就會幹掉他們吧。”
“具體的對抗,還是要落實到執行工作的個人,落實到其技巧和才能上。這些經理們很有能力,也想證明自己的忠誠---但是在焦急的情況下,他們還能做出正常的發揮嗎?”
“如果遇到像是陷阱的機會,他們是等待呢?還是一頭撞進去呢?要是察覺到了陷阱,想要等待,會不會被那些愚蠢的、急切的少爺小姐認為是消極怠工呢?然後被侮辱、被懷疑、被蔑視呢?”
“有本事他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忠誠。有本事他們就舍棄利益,全心全意的去為老板和老板的少爺們服務---然後,在失去價值之後,被對方當做破抹布一般丟掉。”
哈斯特:“說的是...”
“但如果...如果就算是這樣,有些人也依舊堅持忠誠呢?”
王洛:“在半上流社會中,這樣的傻瓜應該不會有多少。”
“好吧,現在就假設有一部分人---智商集體下降,真的這麼做了。那下一步的策略,就是對老板們宣稱:所有的部下都應該是這樣,就應該是這樣,不這樣的,就是不合格、不稱職。”
“把他們付出極大努力,舍棄極大利益才做到的事情說成是‘理所應當’----你懂吧,這種說法會如何傷害行動者的積極性?”
“而如果這些人還堅持,那就嘲笑他們、鄙夷他們、蔑視他們、唾棄他們。然後,營造幾個成功奪走老板利益,然後十分風光、各處誇獎的形象。”
“在這樣的岔路口:一條路是站在社會發展的規律上,光榮的、驕傲的,有無數的同伴,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而另一條,是對邪惡的舊有製度‘忠誠’,去付出一切,然後收獲狗一般的待遇,收獲鄙夷和嘲笑。”
“正常人,會選哪一種?”
哈斯特沉吟著。“照你的說法,富豪們一定會輸?完全沒有任何勝利的機會?”
王洛:“那倒也不一定。”
“規律就是規律。誰遵循它,誰就能贏---如果老板們的孩子不再享受,不再追求什麼莫名其妙的優雅和享受,而是腳踏實地的到企業裏去工作---而在工作中也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做出了很好的業績...”
“那---他們可以不作為孩子,而作為工作能力強的人而繼承財產,誰能阻攔?”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些孩子,嗯,雖然有最好的,接受熏陶的環境,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他們往往排斥這些,也不願意辛苦的工作,而是想要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