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爾特杜拿起手中的報告,讀了起來:“”
“大部分人,都是基於現實而認可理論。但也有些人,非常強烈的信賴理論,要求現實為自己的理論讓路。”
“有些這樣的人,他們堅持的理論是正確的。這樣的人,堅持到了最後並取得勝利,就能成為曆史的推動者,成為英雄;也有些這樣的人---他們堅持的理論是錯誤的,他們卻依舊堅持到了最後並取得了勝利,從而把整個種群帶到了下滑的道路上。”
漢弗拉:“這是在說誰?”
特爾特杜:“聽別人說,雖然沒有點名,但應該是在說某些古人,團長私下裏說過,從司馬光到秦檜,一脈相承的腐爛....”
這樣說著,他繼續念了下去。
“那一時期,是文明的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為了應對之前失去控製的軍閥武裝力量,文官們,依靠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站到了曆史的舞台上。”
“為了對付失控的武力,他們用了許多權宜之計。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在已經取勝之後,他們的後人,卻仍舊在繼續打壓已經被控製好的武力---從這一時刻起,他們也就開始了腐爛。”
“國家,無論處於不同利益階層的人認為它是什麼,但它的本質,都是為了讓其中所有的居民生活的更好、發展的更好而被建立起來的。”
“在武將的狂妄、野心、粗魯、暴力---破壞和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時候,文官們對武將的打壓是正當的、必要的、有價值的。而在他們勝利,武將已經屈服、已經被擊敗和束縛住的情況下,他們卻忘掉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還繼續打擊武將勢力,乃至於把打擊對象擴展到尚武精神本身上---從而,摧毀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勇氣、野心、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打壓武將的勢力,他們甚至能普遍認可,把武將們辛苦打下來的土地贈送給敵人。有了這樣的先例,作為後來的文官,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為國家建立汗馬功勞、卻又忠心耿耿的將領。”
“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防止某件事的壞處,而把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全都抹殺了。為了不被食物噎著,就什麼都不吃了;為了喝水嗆著,就一點水都不喝了;為了不讓胳膊繼續癢癢下去,就把胳膊砍掉了----這,就是那一時期的文官們,逐步所做的事情。”
“而就算在今天,他們的錯誤和腐朽思想也依舊在影響著大家。無論什麼人,隻要展現一點兒開拓進取精神,他們馬上就會將其幻想成對方要入侵全世界----然後用入侵全世界的危害,用過去那些失敗者的例子,來打壓那些有勇氣、有進取精神的人。”
“至於那些依靠進取精神而獲勝的群體,則被他們自動的完全忽略了!無視了!當作不存在了!”
“毫無疑問,這是因為---如果出現那樣的人發揮才華的機會,對他們很不利。在精神上,他們已經腐爛了。勇氣、進取精神,他們都是沒有的。為了防止擁有這些的人建立偉大的功勳,為了防止自己在這偉大的功勳麵前變得卑微和渺小,他們竭盡全力,在那裏拖後腿、下絆子、耍陰謀,做卑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