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是的。當你感到恐懼,感到缺乏自信的時候,記住這一點:敵人比你更恐懼。”
“去察覺到他們的恐懼。這個世界是公平的,當‘恐懼’這種力量在你身上發揮作用的同時---它也在你的敵人身上發揮作用。”
“多這樣想想,你自身的恐懼就會消退,而信心就會增長出來。想象一下,你自己會因為恐懼而做出什麼---然後告訴自己,你的敵人也會做出接近和類似的事情。”
竇綺房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用猶豫不定的、試探的語氣開口了。
“您已經把這個計劃委托給漢弗拉先生了,為什麼現在又繞過他單獨給我下達命令?”
王洛:“主要...是因為時間。有些很好的辦法,我也是突然想到的,之前沒和他溝通,現在告訴他也來不及了。”
“那些在士兵中進行宣傳的計劃,也夠他忙的了。我是團長,考慮的隻是團隊的利益。委托他來主持這次的計劃,是為了團隊;繞過他對你下達命令,也是為了團隊。隻要團隊能在最後獲得勝利,別的問題都不那麼重要。”
“這樣的說法,你認可嗎?”
竇綺房:“是...是的...當然認可。”
“我會努力去做的。”
凝聚而又彌漫
車隊裏的一輛車上,學者1坐在駕駛位上,學者2和學者3坐在後麵
學者3(用抱怨的語氣說著):“...結果他說,想殺那個典史,需要我自己去動手!你們聽聽,這都是什麼話!”
學者2(驚詫的):“他怎麼能這樣?這也太過分了吧!”
學者1:“他具體是怎麼說的?還說了什麼?”
於是學者3把孔少爺的提議,以及那些理由都複述了一遍。
他說完後,學者2發出了嗤之以鼻的聲音。“胡說八道!”
“別人殺可能有事,但他是孔家的人,殺一個小典史,還怕人舉報?還怕有什麼後果?他根本就是在找借口!”
學者3一幅恍然大悟的模樣,連連點頭。但在前麵開車的學者1並沒有吭聲。
學者2:“停車,我去找他!”
聽到他這麼說之後,學者1並沒有停車:“你去找他,揭穿了,又能如何?”
學者2:“揭穿他那卑劣的謊話!那虛假的借口!”
學者1:“然後呢?”
學者2:“這個世界的真相就得到了揭示...”
學者1(毫不客氣的打斷了對方):“這個世界就又有一個弱智幹出了一件蠢事。”
學者2:“你...”
學者1:“我們得答應他。金修逸必須死。”
學者3:“這...那誰來動手?”
學者1回過頭,看向自己的兩名同伴的眼神裏充滿了嘲諷的意味。“要不我們猜拳?”
學者2把頭搖的像撥浪鼓一樣:“我們不用動手。”
“是孔少爺讓人把金典史抓起來的。事後有問題的也隻會是他,我們不用動手,也不能動手。”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