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摧毀不了漢國的這些嗎?”中年男子問道。“從我得到的消息來看,他們的工作還是有一定成效的。漢國的很多英雄形象都變成了反麵形象;很多年輕的漢國男人真的成了‘精神上的外國人’,不願意再待在這個國家了;而漢國女人則開始普遍性的鄙夷和厭惡本國的男人.....這不是和大羅刹國之前的情形很像嗎?”
“那是從前....”莫裏爾說。“而且從前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漢國太大了,多少出現一些這樣的例子,對整體來說,造成的影響實在微乎其微。”
“堅持下去,長期和大量的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漢國就會像羅刹國一樣被瓦解吧。”中年男子問道。
“....確實存在這種可能。”莫裏爾說。“前提是漢國人什麼都不做。”
“這就像朝一個池塘裏撒顏料一般,如果堅持的夠久,是可能把整個池塘給染變色的。當初在精神上擊敗大羅刹國,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過程。”
“但是,原本的漢國就和大羅刹國完全不同,如果說大羅刹國的精神像是個池塘,那麼漢國人的精神就像是個大湖。而如果說多投些染料,大湖終有一天也能被染黑的話....現在的漢國像是有了水源,也有了出路的大江。在思維活躍和流動起來之後,不管撒進去多少顏料,都會被這種流動性衝走。”
中年男子沉默著,像是在消化著這種比喻,而莫裏爾撓了撓頭,繼續說了下去。
“更關鍵的事情在於,在這個時代,各種思路都傳播的很快。這些煽動性的說法,有不少都被翻譯成了別的語言,在我們那裏進行傳播了。”
“你明白是怎麼回事吧。如果還放到剛才的比喻裏,那就是---這些漢國人把我們投到他們精神的毒素,通過流動性又送回到我們這裏了。這樣一來,我們的民眾就會變得....像之前大羅刹國的人那樣蠢、那樣貪婪。從而...開始要求免費得到這個,免費得到那個...如果我們采取手段製止,這些漢國人就也會采取同等的手段來製止。”
“按照你的說法,上麵...以及大家,在這裏的投資完全沒有意義了?”
中年男子的眉頭皺的更緊了,這樣說道。
“當然不會。”莫裏爾說著,從抽屜裏拿出一份賬目來。“我們在這裏獲得了很多的盈利。”
中年男子一看賬目,眉頭隨即就舒展了開來。隨後,看向莫裏爾的目光也充滿了意外。
“你們很厲害啊!這種盈利額,比家族企業的利潤還高了....你們怎麼做到的?”
“因為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莫裏爾說道。“在這種地方,積累財富不是太難的事情。你看那上麵,有幾處我們隻是按照計劃進行購買,並不指望獲得多少收益----結果收益都翻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按照漢國人的說法‘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我們可以先撤走。”中年男子說道。“等這段時間的衝突結束了再回來。”
“這樣當然是最安全的做法。”莫裏爾說。“但是,到那個時候,這裏的產業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