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這樣沒錯...
至少大體都是。自己雖然沒有去確定真相...不過就算有個別團隊不是,總體上來說,這樣的說法也沒問題。
“對於團隊裏站在頂層的那些契約者,他們想的是一個字:‘爽’。”
“他們的意念裏,一切都該控製在他們手中。這一點,相信不用舉例大家也都能看到。”
“對於你們,團隊裏的普通成員,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尊重。有很多時候,他們往往都會想:隨便享樂就好!身邊的人,讓他們活下來了,就是天大的恩情!”
“在這裏,我要說。離開這樣的團隊,絕不是背叛---是這樣的團長,背叛了所有的團員,背叛了你們。”
“身為普通的契約者,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拋棄這種過時的組織形式,拋棄那些利用合作來掠奪你們的人。這樣的行為,毫無可恥之處,而是正當至極的!”
嗯,這就是適合當前階段的宣傳內容。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在任何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聯合其餘的團隊,和他們講友誼、套交情、互通有無,然後幹掉一些不服從自己的部下,掌控好團隊,然後做一些安逸的享樂,這當然是一種選擇----除了渺小之外,沒有什麼別的問題。
但是,摧毀這一切!改變這一切!破壞這一切!也同樣是種選擇。
就難易程度而言,說不清哪一種更高。因為契約者們,就算是在空間裏處於底層的,在現實中卻可能是處於剝削者的位置。自己講述這些,未必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說不定隻會被利用來謀求利益。
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精神狀態並不像長期備受盤剝的農民那樣積極。如果他們真的大都和自己來自於同一個時代的話,有些人的精神狀態早就被完全腐蝕了也說不定。
但是,精細的把他們分割開來,支持其中一部分人---那些團隊裏的普通成員利益的話,他們就算暫時迫於形勢,會宣稱反對我們,但在心底,終究是會支持我們的。
如果我們露出敗像,這些人會冷眼旁觀,不會支持,隻會利用我們的做法來促使他們的上級做出某些讓步。但在我們堅持住、穩住,甚至接近勝利的時候,他們就會順理成章的投靠過來。
這種事,曆史上發生過無數次了。
軍事上,講究擊中優勢兵力,攻擊落單和地形不利的敵人;政治的核心,在於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而自己現在做的,正是如此。從心理上、名義上、法統上,摧毀敵人作為團隊的凝聚力、摧毀很多人的行動理由,然後再進行戰鬥,會很有效。
要爭取他們,同時也要打擊他們。攻擊的主體是他們的團隊,但同時也不要客氣,連他們也一起打擊。
隻有受到壓力、感到疼痛,見識到我們的厲害時,拿著自己的宣傳內容來指責自己的行為與其不符時,才能從心理上徹底征服他們....
王洛正這麼想著時,門開了,蘭克皺著眉走了進來。
“我們外出的其餘小隊都還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