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契約者拿到這些裝備有多少作用呢?他們是得到了發揮空間,在之後的戰鬥中也有更多進行戰鬥的機會,從而積累更多的經驗,增長更多的對空間和場景的理解。但是這樣,對我們這樣的普通契約者來說有何好處呢?
在前期被甩開的人,就算有才能,但在沒遇到合適發揮空間的情況下,也會被當做沒有才能來對待。長期如此,就算遇到適合自己的機會時,我們也未必有資源和信心來展現出自己的能力。
為此,我們憤怒,我們不滿。但是這又有何用?團隊不會照顧我們,隻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處理’我們。
有的團隊無恥而殘忍的讓弱者暴露在危險中,讓我們去死;
有的團隊卑劣而醜陋的去給較弱的契約者洗腦,讓對方認為,他們生存的意義就是供養強者。(某個這麼做的團隊弱成什麼樣子,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
有的團隊蠻橫而粗暴的從外部掠奪,利用外部更窘迫的其餘契約者來與我們進行對比,從而避免我們不滿。但是說到底,大部分的收益還不是被那些‘強者’獲得了嗎?我們拿到的隻是一點殘羹剩飯,差距被拉大的更厲害了。
有的團隊淫逸而奢靡的走享樂型的路線,用短暫而空虛的快樂麻痹自己的成員。
有的團隊無奈而冷酷的拒絕其餘契約者的加入,走所謂的‘精英化’路線。
這些做法都有各自的弊端。做出這些選擇的人,如同鴕鳥把頭埋進沙子裏一般,不敢去麵對所有契約者共同的敵人----這空間本身。
他們或是因為懶惰,或是因為貪婪,或是為了一時的愉悅、成就、滿足,而舍棄了麵對真實的勇氣,丟掉了獲取最終勝利的機會。
總體來看,某個團隊所采取的,通過製造業來給予所有成員同樣裝備的做法,是最為積極和公平的。
他們那種‘對願意加入的人來者不拒’的說法,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導致一些衝突、矛盾、不和,但在充分利用人數優勢,成功狩獵大型高收益生物;並開始組織隻有人數眾多的大團隊才能組織的活動後,其優勢已經全麵展示出來。
很多之前在空間中慘敗,近乎失去一切的人,在該團隊都重新獲得了證明自己和施展機會。在一個大團隊裏,在協作中,他們的弱點被最大程度的掩蓋,而才能充分的展現了出來。
那些小團隊,也許其內部的成員都是朋友,也許彼此能力都很強,都很認可對方。但是他們終究是小團隊,人數上的先天不足,讓他們無法組織起那種真正的大型活動。
而那些用各種手段麻痹自己部下的團隊,在杜絕了我們挑戰不公的同時,也摧毀了團隊本身的潛力和可能性。可以說,為了安全,他們進行了自我閹割,摧毀了成長的可能性。
待在那種團隊裏,除了一直原地打轉、止步不前,不存在別的可能。在機會出現的時候,離開它,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隊伍,對我們來說,對任何契約者來說,都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也太直白了。”張偉看著王芳參考了很多資料後寫出來的稿件。“宣傳中,要把真正的目的藏在暗示裏,你這都直接挑唆他們退團了。”
“反正這是以外人的身份寫的。”王芳說。“現在沒多少時間,寫的太隱晦,他們看不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