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如今端王勢弱,淳王的南征大軍雖被斷了軍糧,卻依舊勇猛如常,平息叛亂指日可待。
可問題在北邊。
靖王勾結匈奴,北方守關的將領本就戰得艱苦,又傳來皇上無故斷淳王軍糧的消息,頓時軍心動蕩;疑惑者有之,為淳王不平者有之,但心皇上把矛頭指向定北大軍的人亦有之…靖王和匈奴趁此軍心動蕩之時,一舉奪下三座城池,朝野上下嘩然。
群臣紛紛覲見,要就發放淳王南征大軍的軍糧,以安南北兩軍軍心。
可奏折像雪片一樣飄入宮中,卻如石沉大海。已有一月餘沒有上朝的皇帝沒有給出任何答複,群臣激憤,百姓嘩然,眼看就是一片天下大亂之勢。
也正是此時,本應在南疆平息叛亂的淳王秘密回京了。
說是秘密回京,卻也隻是對孤守皇宮的浩宸和白子謙而言。但凡在朝中有點分量的官員都知道淳王回京的消息。
憫夕這次回京雖然沒有以往離京巡查時的場麵宏大,卻也依舊有百官相迎出城相迎。
老丞相遠遠地看見遠方駛來的淳王的車馬,便步履蹣跚地迎上去,憫夕連忙跳下車扶起欲跪的丞相,還沒來得及開口,丞相便老淚縱橫地拽住了憫夕的衣袖,啜泣著念叨:“王爺…王爺你可回來了…皇上他…他…定北軍…臣…是臣等無能啊!”老丞相激動地語無倫次,伏在憫夕肩上失聲痛哭。
憫夕安撫地拍拍丞相,對其他大臣道:“如今朝綱不知,承蒙各位大人費心勞神,望各位恪守其職,至於皇上那邊,我自會有個交待。”
大臣們頓時像吃了顆定心丸,連日來的惶急都隨著憫夕的幾句話煙消雲散——因為這位王爺從未叫人失望過。
可是他沒讓百姓和大臣們失望,卻叫他的哥哥和愛人失望了。
孟常良自那日闖進宮起,便住在了憫夕的琅嬛殿裏,像隻受傷的野獸,誰也不讓靠近;他在等,等那個少年回來給他一個解釋,然後…誤會解開,他們會回到江南吧…他想。
而浩宸呢?成為眾矢之的的頹敗君王愛上了杜康,每次喝到半醉半醒時,都會拉著白子謙的手絮絮叨叨地說他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童年——對於一個與世無爭,又不被看好的皇子來說,童年生活確是稱得上無憂無慮的…如果沒有遇上他那個近乎完美的弟弟…浩宸仰天大笑,笑自己少不更事,笑自己懵懂無知,更笑自己那個心機深沉的弟弟…白子謙拍拍握著自己的那隻手,一遍一遍地哼著那隻在家鄉流傳極廣的歌:…海水夢悠悠,君愁亦我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南風且知我意,你,可知我意?
一座宮,三個人,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這裏。
直到那一天,淳王將滯留月餘的朝政處理完後,便帶著文武百官和邊關百姓的萬言血書,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