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江南一帶,有一座文人墨客心之向往的名山——廬山,大明天下昌平之時,廬山之上遊人如織,登高踏青、賞前人名跡者不計其數。山下亦有山溪小鎮坐落,車馬往來,互通有無。
然如今大明朝風雨飄搖,江山即倒,天下早已不複太平。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滿族八旗軍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進入山海關,並攻占京師,血洗揚州。一時間中原地區屍橫遍野,民不聊生,江南各地百姓被大批征調往北方前線作戰,廬山棧道亦不複當年熱鬧。
廬山山頂,一個人站在懸崖之上,仰首望天,喟然一歎。遂整衣正冠,雙眼緩緩閉上,縱身跳入了懸崖!
風伴隨著他滴落的淚從他身旁呼嘯而過,他睜眼看著越來越近的崖底,在心裏道了一句:”巧兒,李雲來見你了!“,麵容現出一絲笑意,心中坦然無比.。。
“啊!什麼東西!!!”李雲雙手擋住麵部,突然大叫道。
眼前一道金光閃過,這個人便不見了蹤影..
一處不知名的院落中,一位身穿白色裾衣的少年手提著兔子從院門外衝入了院內,如往其麵容細看,則會看到這位少年眉宇間有一道天藍色的“葉”字標記,正發著若有若無的光,將少年襯托得甚是靈動飄逸。
“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到為父身邊來,為父有事與你相說。”一道渾厚而又充滿慈愛的聲音從院子內的大堂裏傳了出來。
少年聽到父親的聲音後,把手裏的兔子交給了旁邊的仆人,便走進了大堂,對端坐在紅木椅上的一位一身白袍的中年男子行禮後笑著喊道:“爹!”
“嗯,坐吧!”中年人微微頷首,道。
少年走向大廳其中一把椅子,然後坐了下來,問道:“爹,您有什麼事兒要跟孩兒說?”
“嗬嗬,也沒什麼要緊的事情。”中年人撫了撫桌上閃著微微白光的長劍,然後又看向坐著的少年,笑問道:“繁兒,你在葉家修習仙道怕是有十來年了吧?”
“回父親的話,孩兒自五歲起開始修習父親給孩兒的功法,至今已有十四年整了!”少年眼睛瞥了瞥父親身旁桌子上的劍,回答道。
“嗯,十四年。這十四年的時間也是不短了,八年前我便把你的修行交由族中太上長老葉胤玄負責,對於你八年來修為進步如何我卻是不知。這樣吧!你與你師兄葉俊在練武場切磋一番,我看看我的繁兒八年時間修為到底有沒有進步!”中年人說罷,手指一動,身旁桌上的長劍竟淩空而起,往那位少年而去!
少年往空中一伸手,長劍便被他握在手裏。
“繁兒,這碎星劍便交於你,我知道你想要這把劍已經很久了,你要好好練功,不可荒廢了這把碎星劍,明白嗎?”中年人正色道。
“明白,孩兒定不辜負父親的期望!”少年臉上盡是欣喜之色,趕忙應諾。這把碎星劍乃唐朝時期一個在凡間的鑄劍名門藏劍山莊的莊主葉英所製,後經純陽宮呂純陽真人提煉,威力已是比得上七品靈劍了。
聽到少年答應後,中年人便向院內一位身穿黑色道袍正在盤坐練功的人喊道:“葉俊,過來!!”
那位名為葉俊的少年聽到呼喚便立刻從地上站起,朝大堂方向拱了拱手,答應道:“是,家主!”說罷便走向了大堂。
看到葉俊走來,少年便向他行禮道:
“葉俊師兄!”
“葉繁師弟!”葉俊向這叫“葉繁”的少年行禮後,又向紅木椅上的中年人恭敬的問道:“家主有何吩咐?”
“葉俊,我想知道葉繁他的實力如何,你們兩個到演武場切磋一番,讓我看看你們之間孰強孰弱吧!”中年人笑著對葉俊說道。
“是,家主!”葉俊道:“葉繁師弟,請!”
“師兄你太客氣了,我這就隨師兄前往演武場!”葉繁輕輕一笑,向葉俊拱了拱手。
葉俊和葉繁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兩人一起修習葉家功法、一起去野外打獵甚至同時暗戀族中一個叫葉仙兒的女弟子,有很多時候葉俊都會輔導葉繁學習法術,彼此也很是了解,他們雖然同在一起長大,但性格卻迥然不同:葉繁是個天不怕地不怕,凡事都覺得無所謂且行事不拘一格或者說做事不經過大腦,對修行方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人,而葉俊卻是平日裏溫和幽默,但執行家族公事時卻不講人情,冷峻對人,尤其是在修煉上更是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天天沉迷於悟道修煉,是每日天不亮就起來吐納的修煉狂人,若是旁人打攪了他的修煉,他會立刻出手將來人打回去。
葉俊聽言,結了個手印,劍指往身後背的靈劍一動,口中道:“起!!”說罷,葉俊身後的長劍竟從劍鞘中脫鞘而出,衝向空中:“葉家禦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