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首來時的路(1 / 1)

每個人活在當下,偶爾都會回首來時的路。

我也不例外。下班,忙完家務,洗澡,躺在床上。此時的我,忙碌了一天,終於可以閑下來,靜下心來,看看現在的自己,想想從前的我,回首來時的路。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童年的記憶是無憂無慮,家裏最小,也是最無所事事的一個人。家裏的農活基本都是哥哥姐姐們幹了,輪到我就是看牛,讀書,還有和小夥伴瘋玩。

回首小時候的自己,看看現在自己的娃,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孩子,注定會是不一樣的童年。

不一樣在哪裏?舉幾個例子。

我小時候讀書父母基本不會過問成績,偶爾逃學父母也不知道,考好考壞父母也不會有太多在意。他們的專注點在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上麵,都快揭不開鍋了,有書讓你讀就不錯了。

我哥小時候讀書經常過父母的嘴,放學回家找父母要五分錢買個本子,回他的一句標準答案多半是:“莫讀噠”。我小學考上初中報名費20元母親就是不給,最後還是大姐給我解圍,才能得償所願。

家裏窮,沒辦法。那時的20元能頂現在2000元,問題是家裏真的一口氣拿不出來。

現在的我的娃讀書,由於鯉城區第三中心小學對口直升的淩霄中學教學質量一般。我們兩口子一合計,直接給她報讀私立中學,三年多付出學費五到十萬也無怨無悔。

小時候我有很多小夥伴一起玩,放學後書包一扔,一溜煙跑沒影了,找小夥伴去玩。有次半路上碰到挑大糞回家的父親,他嗬斥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別人怎麼不來你家找你玩?我低頭裝沒聽見,還是繼續往鄰居家跑。

現在我的娃放學回家除了做作業,就是玩手機,廠裏也有很多她同齡的小夥伴,但是很少出去和她們玩,還是手機吸引人。

父母當時不關心我的成績,現在的家長沒幾個不關心自己娃的成績的。但是因為大多數娃都是資質貧庸,所以大多數家長多半是不滿意的,其中也包括我。

明明知道關心成績也隻是增加自己與孩子的壓力,可就是忍不住要關心,想她每次都能考好,可總是失望遠比滿意來得頻繁,就是戒不掉犯賤的衝動。

其實道理做父母的都懂,孩子讀書督促一下有點效果,但主觀上還得考她自己的努力與智商。讀書隻是她人生中一個學習人生中最基本知識的過程。

真正的學習還得她走上社會,參加工作,那時的她才是真正走向成熟,每天與人打交道,處理手頭工作,打理自己的人生的新的起點,要學的東西也才剛剛開始。hTtPs:\/\/m.ggdown8.org

道理我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往往弄得家庭氛圍很緊張,一地雞毛。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幹涉太多,能起多大作用其實心裏也沒底。

真羨慕當時自己的父母,你們是怎麼做到的,管我考幾分咋就沒聽你們訓斥我的學業呢?多半挨揍都是調皮搗蛋,跟學習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路在腳下,時代在變遷。當初的點點滴滴早已遠去,不知道再過幾十年,我的孩子在回憶起她的童年時,看著幾十年後為人妻為人母的自己,她會想些啥,寫些啥,關於她的父母,關於她的學業,關於她的童年往事…~…~

。您提供大神晏婷花的情院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