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有哪些區別?
單地說,海水觀賞魚就是生活、繁衍在海水裏或內陸鹹水裏的觀賞1簡魚,而淡水觀賞魚就是生活、繁衍在淡水裏的觀賞魚。由於海水觀賞魚和淡水觀賞魚生活於不同的環境之中,長期適應的結果導致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器官作用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1)對水體中的鹽分和水分的吸收與排泄方式不同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故濃度高。海水魚的體液比外界海水的濃度低,因而使魚體內的水分不斷由皮膚滲出,故海水魚要保持體內滲透壓和水分的平衡,就必須吸入大量的海水以作補充,其鹽分也隨海水而進入魚體內,海水魚的鰓(鰓上有泌鹽細胞或泌氯細胞)和腎就成為排泄體內過多鹽分的主要器官。而淡水魚恰恰相反,由於體液濃度較外界環境高,要維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外界的水分會大量進入魚體,腎便成了排泄多餘水分的器官。
(2)對水中鹽分變化的適應性不同
由於淡水水體相對較小,而且大都又處在人類活動範圍以內,受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幹擾較多,因此淡水魚生活區的水質會因季節不同而變化。例如,在雨季和幹旱季節,水質的改變較大,但淡水魚多能適應環境的改變。海水觀賞魚大多生長於珊瑚礁內,水質不易變化,長期生活在此種環境下就難以適應環境的改變。所以飼養海水觀賞魚時,要選擇較大的魚缸,保持魚缸內的水位穩定和良好的水質。
觀賞魚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有怎樣的名稱?
不同的生長階段,觀賞魚有不同的名稱,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1)胚胎期:從受精卵開始至孵化出膜前的稱謂。此時營養主要靠卵黃囊供給。
(2)仔魚:從孵化出膜至卵黃囊全部被吸收為止的稱謂。
(3)稚魚(魚苗):從魚卵孵化出來至生長1~2個月、全長3~5厘米的觀賞魚的稱謂。此時,各品種特征尚未完全出現,多數體色呈原色。
(4)幼魚:生長2個月以上、體長3厘米以上小魚的稱謂。此時身體發育基本成型,隻是性腺尚未發育成熟。
(5)成魚性:成熟魚的稱謂。此時性腺發育完全成熟,生殖季節出現第二性征。
(6)當年魚:當年產卵孵化培育成的各種規格的幼魚的稱謂。與1齡魚不同,它未經過越冬期。
(7)1齡魚:滿1周年的魚。
(8)2齡魚:滿2周年的魚。依次類推有3齡魚、4齡魚等。
(9)親魚:留作繁殖用的魚。
(10)秋苗:秋季孵化得到的魚苗的稱謂。
(11)魚種:指經過挑選後用於下一個生長季節的幼魚,通常是經過越冬後的幼魚稱為魚種。
(12)種魚:這是與魚種截然不同的概念,與親魚的意義相近,指直接用於繁殖的大魚,而種魚也是用於繁殖用,但一般需要經一段時間的培育後方可用於繁殖。
金魚有哪些種類?
據金魚的不同特點,我國金魚愛好者和科普人員將金魚分為4類。
(1)草種:也稱金鯽種。主要有單尾草金魚和燕尾草金魚;它們是金魚的原始種類,是目前我國大麵積養殖水體中的主要金魚品種。
(2)文種:文種金魚是由草金魚經過家化馴養和不斷地選種改良後演化而來的,俯視魚體,猶如“文”字,故名文種金魚。文種金魚品種繁多,花色最多,其中大部分品種是國際市場上聲譽很高的暢銷貨。
(3)龍種:古往今來,龍種金魚一直被視為正宗的中國金魚,它因有一雙特別大的眼睛而聞名。自1895年傳入日本後,一直被稱為中國金魚。
(4)蛋種:蛋種金魚體形短圓,形似鴨蛋而得名。其生命力較龍種、文種金魚強,生長速度快。蛋種金魚是國際市場上的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