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一生好健康

從遠古時代起,人們就非常重視飲食的合理性,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人們積累總結了許多寶貴的飲食經驗。各大菜係中的各款名菜,不僅顯示出高超的烹調藝術,也非常符合營養學的觀點,所以能夠膾炙人口,具有千百年的生命力。

隨著物質條件的極大改善,人們已經告別了饑腸轆轆的生活,開始追求更為健康科學的飲食觀念,從過去吃得飽、吃得好,轉變為提倡膳食平衡,講究科學飲食和營養搭配。

民以食為天,一瓢一飲、一盤一肴中確有許多學問和講究。什麼東西適宜吃,什麼東西不適宜吃,什麼東西可以多吃,什麼東西隻宜少吃,什麼東西吃了對人體健康有益,什麼東西吃了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對於每天進食的人們來說非常重要。

在一般情況下,食物多采取單獨食用,但為了增強食物的食療效果和營養保健作用,人們常常把不同的食物進行搭配食用,通過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使其原有的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對人體產生不同的療效。

因此,飲食搭配得當,常吃相宜的食物,能夠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增加營養,健體強身;飲食不當,常吃相克的食物,不但不能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反而會引起矛盾,還會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後果。

飲食之宜忌對於不同的患病人群也至關重要。有些飲食對康複有益,有的飲食對病體有害,正如古醫學家所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厄,例皆難療。”

總之,隻有注意食物的食用、搭配、加工、儲存、烹調宜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掌握各種疾病人群的飲食宜忌規律,才能充分發揮食物在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麵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人們的頭腦裏,有關飲食的知識不但存在著空白地帶,而且長期存在著某些認識上的偏見和誤區。更有一些人,由於單純從個人的口味和愛好出發,缺少必要的指導,已經養成了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侵害著自身的健康。

因此,學習一些飲食知識十分必要。特別是日常飲食中的宜忌,應該成為老百姓人人了解熟悉的常識,這對於提高生活質量無疑十分有益。

有關飲食宜忌的內容包羅萬象,十分繁浩,有的傳承於古代藥學典籍,有的源自現代營養學的科學研究,有的來自民間雜書野記,有的出於日常生活的經驗積累,有的則純屬毫無根據的裏巷傳說,可謂眾說紛紜,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本書針對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結合人們日常飲食的實際,借鑒並利用中國傳統醫學、養生學和現代醫學、營養學的理論,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從食物的食用,食物間的最佳搭配,食物間的相克與不宜,食物的加工、儲存、烹調,日常飲食習慣,常見病症的飲食治療,不同人群的飲食宜忌,全方位地進行詳細的闡述,使人們在輕鬆的閱讀中大獲收益,從而達到將日常飲食起居寓於保健治病之中,起到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

本書科學生動,方便實用,是目前內容最為豐富的飲食宜忌讀本,它不但符合家庭主婦們對日常飲食的科學要求,也非常符合人們對健康生活的目標追求,是一本居家必備的飲食工具書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