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來俄羅斯已過兩個月,我們克服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搶種白菜的緊張農事基本結束,俄方放下心來,回頭來安排我們的旅遊事宜了。按照中俄雙方簽訂的合同,農工隊的組織管理人員享有赴外地免費旅遊的“特殊”待遇,費用由俄方支付。在俄羅斯免費旅遊,將異國迤麗多姿的山水攬入懷中,這是我早先決計赴俄羅斯擔任翻譯時,隱藏的“私心”!旅遊團8月上旬乘船沿伏爾加河去莫斯科,我有幸隨團,多年夙願以償。
伏爾加河是俄國的曆史搖籃,其中北部是俄羅斯民族和文化的發祥地,被稱為俄羅斯人的母親河。伏爾加盆地占俄羅斯歐洲部分麵積的五分之二,居民幾乎占俄羅斯聯邦全部人口的一半。伏爾加河巨大的經濟、文化和曆史的重要性——還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麵積——使其躋身於世界大河之列。像我們的長江一樣,伏爾加河流域是俄羅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千百年來,伏爾加河水滋潤著沿岸數百萬公頃肥沃的土地,養育著數千萬俄羅斯各族兒女。
乘船雖說速度遠不及飛機火車快捷,但親眼目睹浩浩蕩蕩的伏爾加河,蕩漾於綠波之上,沐浴於江風之中,飽覽沿岸無限秀美風光,還可下船遊覽大小城市,這是乘機和駕車無可比擬的愜意。
這一天終於來臨。8月9日吃過早飯,我們乘坐石頭河農場運送蓮花白菜的大卡車,向車尼亞賓斯克市呼嘯而去。心情好,汽車也就是風馳電掣了,往日要花6個小時的路程,今天用5個小時就到了。下午2點,我們到達彼德諾夫農場休息。彼德諾夫農場原本是車尼亞賓斯克市一個規模宏大的少先隊的夏令營。蘇聯解體,夏令營不再開辦了,好在那裏的設基本沒有損壞。進門處一個拱門,上麵寫著“彼德諾夫夏令營”一行字。高大的白樺樹沙沙作響,營員的房屋一排連一排,油漆一新的牆壁門窗還散發著幽幽香氣。籃球場上還有幾個小夥子龍騰虎躍,盡興打球呢。
隨我一起旅遊的同事調侃起來:“如果說我們的住宿稱之為短暫歇腳的路邊店的話,那麼這裏就是舒服的小旅館了。沒法子,同樣是種菜,我們的隊伍就是吃苦的命!”“不,不。我們的隊伍是先苦後甜!你等著瞧吧!”大家有說有笑,吃過午飯,舒舒服服睡了一次午覺。
晚上7點50分乘火車去巴什可爾塔斯坦共和國的首府烏法市。火車在夜間行駛風馳電掣般行駛,但格外的平穩。我們躺在軟臥車廂(在俄羅斯乘坐長途火車,整個列車沒有軟硬臥之分,全是清一色的軟臥)沒有任何幹擾,第二天清晨6點正,抵達了烏法市。烏法是一個既通鐵路又通水路的城市,交通十分便利。我們在城裏轉了轉,商店裏凍雞腿、鮮魚和牛肉在攤位上堆碼很多,日用品品種繁多,感覺供應比車尼亞賓斯克市豐富多了,就是缺乏新鮮蔬菜。倘若我們簽合同,能在這裏種植蔬菜,恐怕收益會好得多。
10點登上停泊在卡馬河河岸名為“紮葉亞夫”(俄語中“鴨”的意思)的大遊船。可能是受俄羅斯經濟蕭條的影響,旅遊的旅客並不多,偌大一支可以搭乘四五百人的遊船,最多搭乘了兩百多人。
在遊船船艙的一樓,張貼了列賓那幅著名的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畫麵極富於視覺衝擊力:在烈日炙烤的焦黃的伏爾加河岸上,十一個飽經風霜的苦力在河畔沙灘上艱難地拉著纖繩。纖夫們也許有著不同的經曆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把沉重的貨船一步一步拖過險灘,拖向遠方。畫麵直觀地提示遊客,這條遊船就是航行在畫麵展示的伏爾加河上,油畫給乘船的遊客無限遐想。
與之相關的是一首流傳很廣的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歌曲形象展現了這樣悲壯的畫麵:沙皇統治下的俄國人民群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忍辱負重,饑寒交迫,但他們以堅忍不拔的精神,齊心協力,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對著太陽唱起昂揚的歌,深信希望就在前方。
我們現在無力考證,是油畫促使了歌曲的誕生還是歌曲影響了油畫的創作。不過,可以肯定地說,伏爾加河在俄羅斯人民心中占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遊船上的設施,應該說,是第一流的。遊客住4人間的二等艙,雪白的被褥,幹淨的毛毯,清潔的房間,使人聯想到療養院的舒適和書齋的寧靜。吃,非常講究,雖說沒有中國人喜歡的大魚大肉,卻有非常精致的土豆燒牛肉、烤牛排和土豆泥。其中,人見人愛的土豆泥,剛一端上餐桌就散發出特殊的奶酪香味,像咱們國內的鹹鴨蛋蛋黃,入口滿嘴濃香,久久不散。幾個同事讚不絕口,戲稱該叫“國菜”才恰當。在船上,熱水24小時供應,無論何時,你可以用熱水洗淋浴,衝去一天的汗水和心中的煩惱。你想,整天在遊船上,很少行動,哪來來的汗水?不過,我們還是不放過每天照例一次的淋浴,絕不能辜負主人的精心安排。晚上看錄象、聽音樂;如果你覺得不適合自己的欣賞習慣,走上甲板,敞開胸懷,迎接伏爾加河麵晚風的洗禮,也格外涼爽和舒坦。
二
遊船進入伏爾加河的支流寬闊的卡馬河。卡馬河在平原緩緩流淌,河水清澈平靜,幾乎沒有任何漂浮物,河麵上來往船隻稀少,隻有海鷗在船舷上空輕快地飛來飛去,偶爾發出幾聲叫聲,顯得格外安寧。河岸常見垂釣者悠閑地拋餌釣魚,仿佛讓人感覺到這是在巨大的水庫邊休閑。
第一次上岸遊覽的是一個工人療養院。療養院坐落在鬆樹環抱的叢林中,房子隻有兩三層樓高,卻很修得很別致,門窗剛刷過油漆,隨著一陣陣鬆濤翻卷,清香的氣味撲麵而來。三三兩兩的工人在悠閑散步。療養院旁邊是一條小路,彎彎曲曲通向一間典型的農村小屋。說典型,房屋是用很多圓木砌成牆體,旁邊的浴室也是用圓木砌成的,非常牢固結實。不過,現在這樣的農村房屋多用磚塊修建,很少全部用圓木搭建了,雖說俄國的森林覆蓋率很高,連他們自己人也覺得修建房屋太浪費木料了。
8月12日,遊船順流而下,到韃靼共和國的古城喀山市,我們在城裏漫遊了4個小時。喀山,一個古老的城市,清真寺與東正教教堂相映生輝,融東方與西方、穆斯林教與基督教於一處的奇妙城市。據說,這是在世上其它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景象。
少年時候愛讀民間故事,喜歡閱讀神仙懲罰妖魔善良戰勝邪惡之類的故事。韃靼共和國這個名字,是我初中一年級閱讀《蘇聯韃靼共和國民間故事》後知道的。書中許多善良、勇敢、機智韃靼民族的優美的民間故事吸引了一個少年的心。那些日子裏,記得我不分黑夜和白天貪婪地閱讀,吸吮其中為人所需的營養,在短短三天之內讀完了全書。沒料到,今天居然來到了神奇故事的誕生地,多麼湊巧,自己進入了童話的世界,一切都感覺新奇。
我試圖在城市的街道中尋找古老傳說的遺跡。洋蔥頭似的東正教教堂金光閃閃,清真寺高聳入雲,綠樹環抱的小屋格外別致,斑駁陸離的樓房在演繹現代社會裏動人故事,叮當叮當的有軌電車在市中心慢悠悠地駛過,在車上親眼目睹老太婆給婦女讓座的感人現實,似乎已經詮釋了這裏曾經是俄羅斯文明和智慧的搖籃。
遊船上遇到的一件往事,令我至今難忘。一天,我坐在甲板上,享受著清風中閱讀的樂趣。一個中年人大概看出我是來自東方中國,主動給我打招呼。人在旅途,與朋友交談,常常可以消除途中的寂寞和疲乏,增長見識,我友好地點點頭。他把我拉到自己的船艙,取出酒瓶和罐頭,硬要我和他對飲,表現出異常的熱情。我對他這樣主動的行為感到詫異,莫非他還有什麼企圖,於是,我借口“在外從不與陌生人一起飲酒”為由抽身離開。但他硬要我與他談一些感興趣事情,沒有辦法,就隻好喝茶應付吧!幾杯茶下肚後一陣寒暄後,陌生人向我問起“如何看待60年代末中蘇之間發生的‘達曼斯基島衝突’”來。我當時非常唐突,不知道該怎樣回答這個挑釁性的問題,也不知道“達曼斯基島衝突”到底是什麼戰事。原來,中蘇兩國對位於烏蘇裏江的珍寶島,稱呼各不相同。俄羅斯稱呼的“達曼斯基島衝突”,就是我們所說的“珍寶島事件。”好在當時的確不知“達曼斯基島”這個單詞,總算支吾了事,回避了這個觸痛兩國人民心靈傷疤的往事。硝煙已經散去二十多年了,俄國人還如鯁在喉,千方百計搜索一個普通中國人涉及兩國戰爭的感受,可見,戰爭,哪怕是局部的戰事硝煙,也會給人民心靈蒙上多麼悲傷的陰影哦!
三
8月14日,遊船穿過一座高大的公路橋橋洞,導遊告訴我們,下諾夫戈羅德市到了。下諾夫戈羅德市,這是高爾基城的原名,在九十年代的改名浪潮中,高爾基城也沒有逃脫這種災難,恢複原來沙皇時代的名稱——“下諾夫戈羅德。”“諾夫戈羅德”俄文意為“新的城市”,所以高爾基城現在中國人眼中又稱為“下新城。”這裏是蘇聯一代文豪高爾基的故鄉。走在若幹年前高爾基曾經走過的河岸、街道上,很早以前斷斷續續讀過的《海燕》、《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那些不朽著作和篇章,又重新浮現在記憶裏。我真想知道當年伏爾加河畔那些貧苦的船夫和工匠們給予了高爾基多少精神上的滋養和鼓勵,促使這位“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寫出了那麼多與日月爭輝的鴻篇巨著。中心廣場屹立著高爾基的雕塑,高爾基額頭微抬,身披風衣,凝視遠方,仿佛正在吟誦鼓舞俄國人民鬥爭的詩篇:“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下新城是俄羅斯僅次於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第三大城市,十六世紀就成為重要的工商業中心,現在坦克、飛機、艦艇等軍工生產仍然在全俄占有重要地位。在離碼頭不遠的城堡就有一家軍械博物館,陳列著不少飛機、坦克、大炮、機關槍等重型兵器。我很少見過這樣的重型武器展覽,在這裏留影,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8月15日,遊船在俄羅斯偉大自然主義畫家列維坦的故居——伏爾加河岸一個小鎮停靠下來。導遊邀請我們都上岸參觀這位偉大自然主義畫家作品的陳列室。列維坦到處奔波,在俄羅斯各地勤奮寫生。曾經哺育過列賓和瓦西裏耶夫的伏爾加,同樣給列維坦以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和無限豐富的題材。尤其是1886—1888年,他沿著伏爾加河寫生,在寫生中融入了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激情,因而,他的油畫具有詩意的境界,自然色調的和諧,形成了成熟的抒情風景畫風格。
在大自然麵前,列維坦如此敏銳,他的許多優秀的作品似乎都取材於十分平常的景色,但畫家點石成金,一下子把它變成了美麗的畫麵。天才的列維坦在人生短暫的40年裏,給人們留下大量充滿生命活力的優美作品。陳列室中的著名風景畫《金色的秋天》、《弗拉吉米爾大道》、《三月》、《白樺林》、《黃昏的渡口》、《融凍的季節》等給許多參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連我這個外行都選購了一合印有列維坦油畫的明信片。在離開列維坦的路上,我還背靠在畫家曾經作畫的一棵大樹旁小憩,盡情地感悟著畫家的震撼人心的靈感和出神入化的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