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中國人是最講究吃的,所以古代的諺語即有“民以食為天”。老子說:“五味令人口爽”。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孟子除了說“口之於味有同嗜也”,還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更直接地指出了食與性是人的本能之一。

中國人的吃是要滿足胃感、口感、視覺,還有嗅覺。所以中國菜的真諦,就是“色、香、味、型”俱全,包括還有營養學方麵的要求(“膳補”比“藥補”更得人心,兩者的結合又形成了“藥膳”)。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人既像廚師,又像大夫,還帶點匠人或藝術家的氣質。他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在飲食方麵,他們指望的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對於中國人而言,口福就是幸福的一部分,飲食是一座最容易兌現的天堂——或者說是通向天堂的捷徑。

中華美食第一家的司家就是這些美食文化熏陶和積澱下的產物。司家的曆史淵源遠流長,一直奉行祖訓“以食為天,追尋食之精魂”。千年來,司家的曆代家長經曆了廚師的各種職業名稱:禦膳總管、天下第一廚、大酒樓的廚師長等等,一直到現代開始經營“食天集團”。說到食天集團,中華大陸無人不知,可以說是中華飲食界的風向標,每個月和每個季度都會有新的菜品推出市場,而且還會在自己的集團網站上陸續公布出這些菜的菜譜。可以說食天集團是中華飲食的“黃浦軍校”,是中華廚師向往的殿堂,其網站的簡潔和實用使其一直高居點擊榜的榜首,讓司家更是省了好大一筆廣告費用。

談起這些,司家的老人們就會感歎,現在的年輕人真利害,再也不是他們那種隻會燒菜的火頭師傅了。當然,這是他們的自謙啦。司家不僅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熏陶產物,中華的傳統美德更是體現在他們身上。禮、義、謙、恭,讓司家的後人看起來溫文而雅。長期的琴棋書畫、唐詩宋詞、植物學、動物學、中醫學等等的學習更是讓他多出那麼一份淡淡的書卷氣。有他們在身邊,周圍的人都會不自覺得變得和氣有理起來,這種人格魅力也讓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誰用餐不希望有一個安靜祥和的環境呢。

說起食天集團的企業架構其實很簡單,一種家族製的現代企業製度,董事們是老一輩的司家特級廚師。雖然年紀大了,不能天天沒日沒夜地在廚房裏幹活了,但是他們的廚師精神還在,不舍離開心愛的廚房,於是就成立了廚師培訓班,為培養新一代的廚師費盡了心血,這也是食天集團成為飲食界的黃浦軍校的原因之一。老董事們個個都是平易近人,德高望重,同時也是中華餐飲協會的董事。

除了董事以外就是最小一輩的現任當家人了,他們就是同輩的司家四兄弟,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是感情卻非常之好。老大司火、老二司水、老三司天、老四司墨。老大司火現任食天集團的總經理,老二司水任副總經理,老三司天則是企劃部的執行總監,老四司墨則由於還在讀大學,作為產品部的一名新品推出研究人員。

司火喜歡世界上各種美食,食貫中西,也是藝貫中西,集中西精華於一身,心中對中西飲食沒有明顯的區分,個性穩重、有品味,愛好是品盡天下美食。

司水偏於中華傳統文化,更喜歡把中醫學與中華傳統的燒、燴、燉、燜、熬等結合在一起,推出各種針對各種亞健康人群的飲食係列,致力於人類身體的改善,而不僅僅是滿足於口舌之快。

司天雖有一身異於外人的好廚藝,但是與其他三個兄弟比,還是在境界上差了許多,主要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興趣上了,如藝術、計算機、網絡、時尚、廣告推廣等等,點擊榜第一的食天集團的網站便是出自於他的企劃安排,嗬嗬,這也讓他在其他三兄弟麵前好有麵子,他的個性活潑,思維敏捷、眼光銳利,企劃總執行非他莫屬啊。

司墨作為老四,個性怎麼說呢,比較文靜,但有時也比較倔,就是很有自己想法的那一類人。中西文化都很喜歡,琴棋書畫無一不能,思路敏捷,在大學讀的是藝術設計,對事物可以舉一反三,經常可以把與廚房不相幹的東西用於廚藝,總是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出現,可以說是司家天資一流的“怪廚師”(是愛護他的兄長給他的綽號)。

這一天,食天集團頂樓的會樓廳內一片安靜,室內四圍由各種室內花滕培育而成的花牆生機盎然,頂部的開敞式設計,以及室內的花牆設計,使整個會議廳感覺像是在一個四季如春的花穀裏,空氣新鮮,頂部射入的陽光經過玻璃的各種光學處理顯得柔和而不刺眼。

“由誰來參加這一次的世界美食節比賽呢?”總經理司火麵帶微笑地發問,眼光在整個會議室中轉了一圈。說的是集團董事會,其實也就是家族會議。所以說在座的大夥都非常地了解其他人,以至於在司火問出這句話時都不由地抖了一下,因為大家都認為司火的微笑仿佛是在問“這一次陷害誰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