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操(1 / 1)

曹操被加封魏王的當天夜裏,他遇著了從未遇過的兩個大難題:一是門人送來孫權的密信,勸他稱帝;一是兒子曹丕反對他回家鄉藥都,為呂伯奢建祠。

這倆事都碰到了曹操的麻骨上。前者,想而不能但不忍,後者,能而不想但又必做。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擁有的是“奉皇帝命討伐有罪之人”的政治上的主動,而此時稱帝無異於爐上自烤;為呂伯奢建祠,雖屬應當,但正如丕兒所言也是爐上自烤,隻不過烤的是自己千百年後的名聲。天亮時分,曹操最後一次把豆青茶盅重重的頓在幾上時,已無茶水濺出了。

曹操背手昂胸邁出殿門,一輪紅日正好血豔豔的打在他的左臉上。他隻覺眼前一紅,就見曹丕正紅彤彤的站在前方,很是精神。

曹丕趕緊迎來,“父王?”

曹操目光朝前,定定的瞅了曹丕足有一個時辰,突然仰天大笑,“敗操者,操也;勝操者,亦操也!”

曹操再頷首注目時,曹丕依然圓張著嘴,仰頭向天。“丕兒,安排車馬,回鄉!”

鼓號相應,車馬轔轔,旌旗飄揚。還鄉路上,曹操的眼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也是一個秋天,百物蕭瑟,他從京都單騎而出,兩耳嗚嗚的秋風,兩眼血色的高梁紅。馬背上的他,腦子裏始終是捧刀見董卓的一幕。皇室衰微,董卓弄權,一心重整漢室的曹操,本想獻刀殺董,卻落得被迫逃離,亦淒更壯。一路上,曹操恨從心生,鞭急馬快,不覺間又到傍晚。勒馬眺望,前麵竟是自己熟悉的呂莊,正是先父的結拜弟兄呂伯奢的莊子,離藥都城僅有三十裏了。於是,決定進莊,一是好好的歇一晚上,二則可向呂伯奢討教。

呂伯奢一見曹操,高興異常,再聽其刺董賊未遂,正遭緝拿,更是唏噓良久。之後,轉身出門,命四個兒子殺豬宰羊,自己則去四裏外的集上打酒。

這些天來,曹操就沒有真正靜下來過,即使在呂伯奢的客堂裏,他依然兩耳高豎,坐立不寧。他剛喝完了一杯茶,就聽到了謔謔的磨刀聲,側耳再聽,竟有人說,“馬上堵了門,別讓他跑了!”他眼前突然一黑,拔劍出門,“好一群不顧大義的小人!”

呂伯奢的小孫子正在瞪目瞅他,卻忽地一劍兩開,一股紅流噴在曹操的胸部。曹操沒有任何反應,仍是一劍一人的殺向後院。提劍的曹操,見後院內呂伯奢的四個兒子正在捆豬,心中猛地一頓,繼而揮劍砍去。又是四劍之後,曹操覺得自己的身體突然軟了下來,遂柱劍在地,閉目不語。良久,忽拔劍挺直,對天長笑,“寧負天下人,不讓一人負我!”笑畢,一劍砍斷馬韁,手抓馬鬃,躍身而上。

手提酒葫蘆,疾步而來的呂伯奢,聽到重重的馬蹄聲,猛一抬頭,見是曹操,心中突的一涼。此時,高坐在馬上的曹操已到了眼前。仰頭見曹操一身血紅,呂伯奢全然明白,“你!”

曹操坐在馬上,長歎一聲,“我!”

“把劍給我!”呂伯奢抬手把酒葫蘆扔給了曹操。同時,也接到了曹操扔過來的長劍。

“國可無我呂伯奢一家,不可無你!念你一心報國,為不辱你日後尊名,我去也!”話畢,劍抬頭落,身體直立不倒。

呂伯奢的這一幕,永遠刻在了曹操的心中,幾十年不但沒有淡去,卻越來越清晰與生動。

曹操離鄉的前一天,十八間青磚高廊的呂公祠矗於呂莊。

曹丕代曹操祭奠後,回見父親曹操,仍是不解:“父王,緣何要讓一件鬼神無知的事,來汙我曹氏萬代名聲!”

曹操長籲,“不負人者易,不負已則難!”言畢,良久無語,兩行清淚順頰而下。

這一年,曹操六十五歲,第二年春正月便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