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樣做好旅遊智業(1 / 3)

在北京達沃斯巔峰金鷹班培訓上的演講(2012年7月24日,北京)

旅遊智業就是用思想為旅遊業發展引路、用智慧為旅遊業發展謀劃、用技術為旅遊業發展給力、用創新實踐為旅遊業發展加速。

特別是跨入新世紀以來,旅遊業正逐步由傳統的資源、資本時代進入一個嶄新的財智時代。傳統旅遊時代對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有形資產起決定性作用;而在新經濟時代的現代旅遊業,知識、智力、管理、創新、品牌等無形資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市場競爭的勝負。因而旅遊業也被形象地稱為“創意”產業和“創新”產業。

旅遊智業肩負著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全程智力支持的偉大使命,是將旅遊產業的智囊組團與旅遊業態的運行實踐有機融合的智慧型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美麗中國呼喚一流的旅遊智業者,需要好的策劃師智點山河,需要好的規劃師智繪風景,需要感知曆史的厚度、提升思想的深度、拓展文化的廣度、明確願景的高度……這也是我從未放棄的一個夢想:做一個時代的旅遊創想家,為旅遊而創意,為文化而呼吸,為生態而守望。

那麼講到這裏,何謂旅遊智業?我國旅遊智業發展狀況如何?我們又怎樣才能做好旅遊智業呢?

一、旅遊智業橫空出世

旅遊智業的出現是在21世紀初《旅遊學刊》舉辦的首屆中國旅遊規劃高峰論壇上提出的。旅遊智業的實質就是通過智力來貫穿旅遊業策劃、規劃、設計、投資、開發、運營、營銷、管理等各個環節,以智力貫穿來實現旅遊產業各環節真正意義上的無縫對接。旅遊智業專注於旅遊業及其關聯產業,以非實物形態的谘詢成果、規劃設計成果、技術研發成果和管理顧問成果等為業務領域,以“串聯”和“並聯”形式貫穿於整個旅遊產業鏈的專項、全程型智力服務行業,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整合劑”,是在知識經濟、資本經濟和智慧經濟發展導向下,旅遊業中的新興行業。經過優秀專業人士的精心策劃與有效運作,智慧就會變成一種“核能”,釋放出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旅遊智業的服務領域包括圍繞旅遊產業的學術和技術研究、市場調研、規劃設計、谘詢顧問、企業管理、營銷代理、網絡運營、投融資服務等。旅遊智業總體上屬於麵向旅遊業的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的是一種“精神化”而非“物質化”的專門服務。旅遊智業具有知識密集、技術集約、創新集合的特征,但同時,由於旅遊業屬於以提供精神生活消費品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因此,它的精神產品服務成果,往往會通過客戶載體,直接轉化為麵向終端消費者的產品,例如旅遊建築空間設計、旅遊景區和酒店管理、旅遊網絡營銷等。

資源、市場、運營,三足鼎立,構成堅不可摧的旅遊智業體係。

資源,是旅遊智業的前提和基礎。旅遊資源體係包括狹義的旅遊資源、旅遊資源所依托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以及建立在資源基礎上的旅遊產品。對旅遊資源體係投智的目的,是通過梳理、整合與創新,最終將旅遊資源轉化為滿足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

市場,是旅遊智業的目標和歸屬。旅遊市場體係包括潛在客源市場、現實的客源市場以及旅遊市場的開拓。對旅遊市場體係投智的目的,是通過營銷的途徑和手段,將潛在的客源市場轉化為現實的消費市場、將旅遊市場各方的期待變為現實的效益。

運營,是旅遊智業的手段和保障。旅遊運營體係包括旅遊區域、旅遊城市、旅遊企業等所涉及的管理、體製、政策、法規、服務、資本、信息等方麵。對旅遊運營體係投智的目的,是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提升效率,最終實現旅遊產業內部、旅遊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和諧發展。

旅遊智業體係承擔著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全程智力支持的偉大使命,將旅遊產業的智囊組團與旅遊業態的運行實踐有機融合的智慧型旅遊服務行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為什麼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創新,是旅遊智業的靈魂。為旅遊業投智,無時無刻不需要“創新”。從資源的角度看,旅遊規劃與設計,既是對旅遊所依托的空間和形體的規劃與設計,更是對蘊含於空間形體之中的精神、意念、情趣、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大膽再造。從市場的角度看,在旅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時代,唯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才能在變化中求得生存、在生存後獲得發展。

整合,是旅遊智業的手段。旅遊業的發展取決於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既不僅僅決定於投資,也不僅僅決定於消費;既不僅僅決定於自然資源,也不僅僅決定於人文資源;既不僅僅決定於物質資本,也不僅僅決定於社會資本。

整合,就是將旅遊發展所涉及的錯綜複雜的因素,依據其相互關係以及各因素對整體作用的大小,進行係統梳理、統籌兼顧,形成重點突出、結構優化、運行高效的有機整體。

和諧,是旅遊智業的目的。旅遊之美,美在和諧。旅遊智業的目的,是要實現景觀之間的和諧共存,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食、住、行、遊、購、娛、康、教等旅遊諸要素的和諧共進,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和諧共榮,城市與鄉村的和諧共昌,最終實現不同區域、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甚至是不同時代共贏的和諧局麵。

講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是有點不太理解,那麼下麵我們通過圖解的方式一同來看一下。

如果將旅遊智業比作一座高塔,那麼,資源、市場、運營,就是塔的基座。隻有三大體係牢固連接,旅遊智業之塔才能成為千古不朽的金字塔;也隻有旅遊智業不斷的智慧給養,才能使三大體係固不可摧,牢不可搖。

俯視旅遊智業架構圖,並進一步分解,可將其比作一個車輪。那麼,資源、市場、運營,就是車輪上的三個關節。資源通過投智變為產品,市場通過投智產生效益,運營通過投智提高效率。隻有三大體係互動與聯動,旅遊智業之輪才能靈活有效地運轉;也隻有以旅遊智業為軸心,才能使三大體係向同一個中心凝聚力量。將旅遊智業體係形象化,則可視其為一隻雄鷹。那麼,資源和市場,就是一雙有力的雙翅;運營,就是雄鷹堅實的軀體;而“智”,則是雄鷹之頭。隻有資源、運營、市場三大體係分進合擊,旅遊智業之鷹才能自由翱翔於藍天;也隻有具備睿智頭腦的雄鷹,才能搏擊長空,鵬程萬裏。

二、旅遊智業,任重道遠

中國旅遊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與世界旅遊強國還有不小差距,如旅遊產業粗放式、數量型增長方式繼續存在,整體產業效益不高和競爭力不強,東、中、西部之間旅遊發展差距加大等。中國要在2020年前建設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就必須用新思路來謀求發展,一個重要方麵就是需要大力發展旅遊智業,尋求科學規劃與智力支持。

第一,行業參與者眾多,智業類型多樣化。

目前,我國旅遊智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行業參與者眾多。以旅遊規劃設計行業為例,該行業參與者形式多樣,按照背景不同,大致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專業的旅遊規劃設計公司。大部分於2000年以後成立,專業的旅遊規劃設計公司由於專注於旅遊規劃設計領域,采用市場化的經營方式,成為旅遊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主力軍。早期成立的公司製規劃企業有遠見、華漢旅、中景園、達沃斯巔峰等。

第二類是學校及科研院所,包括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是我國最早從事旅遊規劃設計的機構,一直都是我國旅遊規劃設計行業的主要組織形式之一,但近年來受體製機製影響,總體影響旅遊智業體係的形象化詮釋智力有所減弱。

第三類是傳統的城市規劃設計院。此類旅遊規劃設計結構憑借其在城市規劃和建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其中大型的綜合城市規劃設計院由於其優勢主要在城市規劃領域,並且擁有較好的市場資源,因此針對旅遊規劃設計業務在人力、財力等方麵的投入往往不高。而地方性的規劃設計院由於知名度偏低,創意性不夠等原因,以承接項目落地前期的施工圖設計等類型的業務偏多,較少開展項目策劃、總體規劃等體現旅遊規劃靈魂的業務。

第四類是國外旅遊規劃機構。隨著我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開始關注並進入國內旅遊市場,但是由於文化差異等原因,目前此類企業整體表現並不搶眼。但其經驗和技術是很強的,如AECOM(一提供谘詢服務的集團)、ATKINS(阿特金斯)等。

第五類是合夥製、工作室甚至個體類的“遊擊隊”。此類市場參與者多為具有一定旅遊業資源的教師、專家及原本行業的從業人員,零散地承接一些旅遊規劃設計業務。

第二,市場競爭加劇,格局發生變化。

目前,旅遊規劃設計行業尚處於行業成長期,行業內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具有明顯品牌、規模等優勢的企業較少。而由於旅遊規劃設計行業提供的是智力服務,服務水平難以評判,質量控製較難實現,因此企業的規模和品牌將成為客戶評判企業的重要標準。此外,隨著市場的逐步規範,行業內的競爭將會加劇,不規範的中小企業將逐漸被淘汰,行業市場集中度有所提高,將會產生一些具有明顯規模、品牌優勢的大型企業。目前已形成巔峰智業(原達沃斯巔峰)處於旅遊規劃第一梯隊,大地、綠維、遠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規院)等處於旅遊規劃第二梯隊,眾多中小規劃公司處於第三梯隊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