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玉飾起源(1 / 2)

現代科學知識表明,從猿進化到人的過程大約經過了一兩千萬年之久。真正的人類出現,距今已有二三百萬年。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在一二百萬年前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那是一段遙遠而漫長的洪荒古史。史學家和古人類學家稱這段曆史為原始社會中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大約是在距今1萬年前才跨進新石器時代的。在我國,真正進入到文明社會也才隻有4000多年的曆史。我們從這段時間表上可以看到,“人猿相揖別”就是指從地球上有了人類的那個時候起,一直到今天的100多萬年的曆程。人類在自己“小兒時節”百萬年的成長史上,留給現代人類最豐富的資源,要算是“幾個石頭磨過”而已。但是,我們的祖先正是從磨過的石頭之中,發現和創造了傳之萬古千秋的玉石文化。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類能夠製造工具。當人類還居處於原始荒原的時候,他們所能獲得的最早工具,就是撿拾自然界的石塊和樹木,用以獵取野獸或者采集植物的果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先民們漸漸地學會了用石打石的辦法,把石頭變得更加銳利、更加方便於使用。這正是舊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征。直到新、舊石器交替的時期,人類才逐步學會了打磨石頭,使石器變得更加光潔和明亮。玉器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產生的。

我們的祖先在和石頭長期打交道的過程中,和石頭產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他們在撿取自然界中各種石材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顏色比較鮮豔、光澤比較明亮、紋理比較別致、質地比較堅硬的材料,便會油然產生喜好和珍惜的心理。這說明色彩和硬度讓人們的大腦產生了審美反映。這是人類進化的成果。這種感覺開始還是出於人的本能,後來便上升為一種原始的審美形式。久而久之,這些漂亮的石頭就被歸為一類,稱之為玉。這就是中國上古時代玉石的起源。古代關於玉的定義“石之美者”,就是依據這個過程而來的。

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發展,人不可能總是停留在撿取美石的層麵。製造石器本來就是原始人類的特長。他們將那些稀奇、美麗的石頭進行仔細的雕琢,刻製成自己喜愛的形態,再經過認真的打磨,使之變得更加明亮和動人,甚至鑽上一個小孔,串上一根自撚的小繩,將這枚玉石掛在胸前。這既是首飾的起源,也是玉器的濫觴。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這個動作,這意味著人類開始產生對美的追求,具有了求美的行為和創造能力,標誌著人類審美意識的開始,是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進步。

田野考古發現了大量極有價值的史前實物,向現今的人們展示和證明了這一段艱難和漫長的曆史。例如早已聞名的北京猿人,就生活在距今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當時,周口店地區山林密布,禽獸遍野。考古工作者在他們的洞穴裏發現了許多用水晶、蛋白石打製的器物。這些器物在當時還是做工具使用,說明那時的人們還沒有把它們從石頭中分離出來。但是,這些材料一直到今天都被人們稱之為玉石,說明中國原始人類和玉石的早期接觸至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