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醫患關係物化趨勢對醫師道德的要求
隨著實驗醫學的興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大量的診療設備的介人使醫生的診斷、治療越來越有效,醫生對這些設備的依賴性逐步增強,醫療機器隔閡了醫患之間的聯係,製約了醫患之間在感情、思想上的交流,醫患關係在很大程度上被物化了。醫生重視的隻是疾病本身。疾病和患病的人被分割開來,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生理的人與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被割裂開來。
醫患關係的物化趨勢要求醫務人員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在應用高新技術中關心病人、尊重病人,融洽與病人之間的關係。
第四單元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
第一節正確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意義
一、有利於醫學事業的發展
臨床醫學各學科之間的綜合,基礎醫學學科之間的綜合,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的綜合,醫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相互間的滲透,使融洽醫務人員之間、醫務人員與其他學科人員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
為了適應綜合化趨向,一方麵醫務人員要盡力“以博促專”,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背景;另一方麵不同專業的醫務人員之間必須加強協作和互相配合。這種協作和配合除依靠醫院的規章製度外,主要還是靠醫務人員的自覺和建立在共同醫德基礎上的良好醫療人際關係。
二、有利於醫院集體力的發揮
醫院是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如果醫務人員相互關係和諧,每個人都會心情舒暢,工作興趣受到鼓舞,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同時,再通過群眾之間的互補、師承和控製,使每個人的潛力得以充分展現,從而使群體產生一種超乎個體能力簡單相加的集體力,這種集體力具有任何個體不具備的性質和功能,是一種質的飛躍。因此,醫院不用花資金、也不用增加編製,就可以產生整體的正效應,即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管理效益得以提高。相反,醫務人員之間相互關係緊張、鬆散就會矛盾叢生,是非不斷,相互間難以配合和協作,這樣不但不會產生超乎個體能力總和的集體力,而且內耗增加,這是整體負效應的結果。
三、有利於醫務人員成才
醫學人才的成長依賴於社會的宏觀條件和單位的微觀條件以及個人的主觀條件。在社會的宏觀和單位的微觀條件中,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單位內的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是醫學人才成長的重要環境。良好的醫務人員的關係是自己在同行中保持主動和獲得信任、支持、幫助的前提,它有助於事業的進取、心理健康和才能的發揮,由此帶來的積極作用成為醫學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土壤。不可否認,也有少量醫務人員以我為中心,計較個人得失,使自己與其他人員的關係不和諧,這會消極地製約了個人技術、才能的發揮,在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了一個個障礙,最終可能英雄無用武之地。
四、有利於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
在醫療實踐過程中,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聯係和交往是以患者為中心進行的。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和密切協作,有利於患者疾病的診治和康複,因此有助於醫患之間和諧關係的建立。相反,醫務人員之間發生矛盾,出現衝突,彼此之間聯係會發生障礙,行動不能很好協調,那麼正常的醫療活動將受到影響,甚至難以進行。如後勤氧氣供應不及時,手術難以進行;邊緣性或複合性疾病各科相互推諉,就會延誤患者疾病的診治時機等。其結果是危及患者的利益,引起醫患之間的矛盾或糾紛,從而惡化醫患關係。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關係是醫患關係的外在表現,而良好的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有助於融洽醫患關係的建立,不良的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是引起醫患矛盾和糾紛的根源之一。
第二節正確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道德原則
一、共同維護病人利益和社會公益
保護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桿衛病人的正當權益,這是醫務人員的共同義務和天職,“病人利益至上”是醫務人員所應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則。根據這個原則,要求醫務人員理解和同情病人疾病纏身的痛苦,關心和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以和藹的態度、誠摯的語言和高度的負責精神進行診治和護理。醫務人員絕不能冷漠他們、嫌棄他們,不要隨便指責他們,更不能嘲笑和傷害他們。對於病人由於病態心理支配而提出的苛刻要求或衝動、過激行為,醫務人員要保持冷靜和具有容忍力,絕不允許“以牙還牙”或采取事後報複的行為。對任何損害病人利益或不尊重病人人格、權利的言行,醫務人員相互間要敢於抵製和批評。
在醫療實踐過程中,當病人個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益發生矛盾時,如稀有衛生資源的分配、傳染病人的隔離等,醫務人員的意見要保持一致,並向病人或家屬耐心解釋、說明情況,希望他們服從社會公益、服從大局,同時使病人的利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絕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屬麵前挑動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屬對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產生不滿,否則不僅影響醫患關係,而且也會影響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