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來,國家衛生部連續4年組織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各級醫療機構圍繞“質量、安全、服務、費用”等重點工作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和內涵建設,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強調“三合理規範”,即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貫徹落實,是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專家提出:合理用藥應該是合理治療的一部分,為什麼要另列一條呢?我的理解是,廣義而言,合理用藥當然是合理治療的一部分,但在當前情況下,用藥方麵存在的問題確實較為突出,將其單列一條,更能引起業內的重視,也更能凸顯工作中查找問題和整改的針對性。
藥物具有兩麵性,一麵是可以“治病救人”,另一麵是有各種不良反應。藥物又不可不用,惟有盡量合理。所謂合理用藥,一般認為應該包含安全、有效、經濟與適當這4個基本要素。就抗菌藥物的使用而言,要符合這4個要素,至少要掌握“三情”。一是“病情”,就是該患者的診斷是什麼?是什麼病原體,或最可能是什麼病原體導致的感染?二是“藥情”,就是針對感染的病原體,應該選用哪類或哪種抗菌藥物?三是“體情”,就是該患者機體是否處於某種特殊的生理、病理狀態,在用藥時應予以特別注意。將這三方麵的情況綜合起來,再結合患者個人的意願(考慮經濟承受能力等)而製定的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才能大體合理。
然而,在臨床實踐中,尤其對臨床各科中青年醫師來說,要較好地把握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頗有些“說到容易做到難”的感覺。除了平時應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以外,迫切需要為他們提供一本能夠即查即用的參考手冊。擺在我麵前的這本《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要》正好切合了這種需求。
《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要》圍繞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要素,以清晰的條目、簡潔的文字和問答的形式,既介紹了病原菌和抗菌藥物的基礎知識,又回答了各種相關的臨床問題,還宣傳了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政策、規範及指導原則。該書由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具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豐富經驗的臨床醫療、臨床藥學和臨床檢驗等領域的專家通力合作編寫而成,既有較高的業務水準,又能夠深入淺出,因此,既貼近了在一線工作的臨床醫師的實際需要,也可供一般讀者了解這方麵的知識。
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事關患者安全和醫療質量,意義重大。能否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不僅反映醫療工作的水平,也反映醫院管理的水平,進而反映衛生部門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和監管力度。作為衛生行政部門從事醫政管理工作的人員,我很高興看到《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要》一書的麵世,樂意向大家推薦,更希望該書在促進廣大臨床醫師不斷提高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水平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江蘇省衛生廳副廳長 黃祖瑚
二〇〇九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