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開,鴻蒙初判,各種天魔神獸橫行,或身高萬丈,或摘星拿月。無數年相互攻伐下,打碎滿天星辰,演化出無窮大千世界,如恒河之沙,數不勝數。
忽一日,靈機勃發,萬物秉天道而生,效法自然而行,更有人之生靈,集靈秀於一體,應運而生!
大周建平九年,柳州府城,柳記典當行,天剛蒙蒙亮,二當家柳旭就開始忙活了。
柳記典當行,是柳旭堂叔,柳樹林的祖業。
柳旭自小聰明伶俐,三歲就能習文認字,朗誦詩書。
柳父見他如此,就著其拜了先生,學習文章典籍,盼著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可惜世事無常,柳旭八歲那年,適逢西北大旱,餓殍遍野,一家三口全部染了疫病,父母先後離世,柳旭卻是命不該絕,奇跡般的挺了過來。
堂叔柳樹林看他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自己又膝下無子,就收養了柳旭。觀其因染過疫病,身體羸弱,就找個武師,教授一些強身健體之法。
自此,就在鋪子裏做了個小夥計。
平日裏除了練武,柳旭特別喜歡讀書,可以說是手不釋卷,當鋪裏無數年間攢下的古籍,被他閱了個遍,這些古籍來曆複雜,包羅萬象,著實令其漲了不少見識。
七年時間,倏忽而過,柳旭吃苦耐勞,認真學習,柳樹林見其可堪造就,便把一身本事傾囊相授,現今完全可以獨當一麵。
吃罷早飯,泡上一杯龍井,柳旭見沒什生意上門,彎腰從櫃台內拿出本尺許厚的,上麵布滿油漬,漆黑發亮的古籍開始觀看。
看此書的破落樣,想是無數年間,曆代先人翻閱所致。
隻見封皮處,著有三個大大的篆字《見聞錄》,落款和樂先生。
據柳樹林講,此書是他祖父的祖父的祖父,花了兩個銅錢,收的死當。
當年宰相家裏犯了事,被革職查辦,滿門抄斬,就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而這本見聞錄,就是從宰相府中,輾轉反複,流傳出來。
少年人生性跳脫,思維活躍,就是平日裏做夢,也是多與這有關,忽而降妖除魔,忽而與仙子談玄論道,好不逍遙自在。
日上三竿,柳旭看的是搖頭晃腦,念念有詞,看到精彩處,時而蹙眉,時而大笑,真個痛快。
心中思忖,“不知這和樂先生是哪朝哪代之人,有怎樣的經曆,才能著出此書。若是有緣抓了那成精的老參,也修他個長生不老,法力無邊。把那九天十地,鬧他個地覆天也翻!這樣的人生,也不枉活上一回。”
就在鴻飛冥冥之際,隱約聽道有人喊了一聲‘掌櫃的’,把他從幻境中拉了出來。心中氣惱,誰這麼不識趣?抬頭一看,隻見堂中站立一人,個子瘦高,年約四十,身穿粗布麻衣,神情拘謹,左顧右盼。
抬手合上見聞錄,問道:“大叔,您有何事?”
此人家住柳州府西南三十裏的王家溝,家中兄弟五人,他因排在最末,得名王老五。
今日早間幫表妹家打井,他於井下十五丈深處,刨出個雞蛋大的鈴鐺,不由心中歡喜“看著有些年頭,或許是一件古董,若是能賣個二兩銀子,可夠家裏幾年的開銷了。”
當下滿懷憧憬,顧不上吃飯,餓著肚子走了三十裏,來到府城柳記當鋪。
瞧見掌櫃的在那埋頭苦讀,也不敢打擾,呆愣著立有須臾,然實在餓的不得已,怯懦的叫了聲:“掌櫃的”。
見其抬頭看來,心中讚歎,“好家夥,兩道劍眉斜飛入鬢,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高鼻梁,尖下殼,果真是個俊俏的小哥兒!若是二丫能嫁過來,我死也瞑目了。”
柳旭見王老五神情恍惚,沉默不語,又耐心的問道:“大叔,您有什麼事兒啊?有物件要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