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經過反複修改而成。寫作的過程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源於我自己對傳媒產業研究的一些理解和思索。傳媒產業發展的理論研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課題。構建強國傳媒是中國傳媒人共同的希望與期待,作為參與者,我有幸目睹了我國傳媒業積極致力於改革與發展所發生的深刻變化。

盡管自覺學識、才智難以勝任,但強烈的使命感驅使我迎難而上。本書從選題構思、理論準備到投入寫作,既是我對傳媒產業及其運行規律的認識、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自己思想不斷得到解放的過程。在本書寫作、出版過程中,我得到了老師、領導、同事、朋友和家人的熱情鼓勵和鼎力支持,正是有了他們的幫助,我才得以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在本書付梓之際,我要對那些曾經給與我支持、幫助的人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感謝我的導師吳廷俊教授和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丁俊傑教授,他們以高度的學術敏感性為我選定了報業集團改革發展這一研究課題。在論文寫作提綱的擬定過程中,幾經反複,每一次吳老師都仔細修改,精心指點。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吳老師多次詢問論文進展情況,並指點迷津。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成為我克服困難的精神動力,激勵著我不斷前行。在論文定稿過程中,吳老師字斟句酌,直至標點符號。導師的為學為人、道德文章,是我學習的楷模和一生的精神財富。

感謝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老師們,他們是:張昆教授、孫旭培教授、鍾瑛教授、屠忠俊教授、申凡教授、石長順教授、趙振宇教授、舒詠平教授、顧建明副教授、劉潔教授、餘奇敏教授等,他們給予我學習上以巨大的幫助。辦公室的萬哲華老師、王維貞老師、杜生鳴老師、楊秀清老師,以及資料室的彭巧蓮老師和朱先雲老師,也為我的學習大開方便之門,這裏一並致謝。

尤其感謝鄭州大學新聞係的王洪祥老師,他是我走向新聞傳播學術殿堂的向導。

感謝文化部文化體製改革處陳新華處長,新聞出版總署辦公廳文秘處王保慶處長,湖北日報報業集團總經理楊步國先生,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顧澗清先生,煙台日報報業集團鄭強社長,東莞日報報業集團曾平治副社長、譚軍波副社長。

資料的搜集是異常艱辛的。我先後兩次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報業集團收集資料、作訪談和問卷調查,在此向所有給予我幫助和方便的朋友,真誠地道一聲:謝謝!

華中科技大學塗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論”認為,泡菜的味道取決於泡菜缸裏泡菜水的味道。華中科技大學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氛圍猶如一壇濃濃的“泡菜水”,在這“泡菜缸”裏學習生活的幾年裏,我時刻都受其影響。校園裏縱橫交錯的“井”字形道路所表現出華科人的嚴謹務實,青年園那片濃密的杉樹林競相向上生長所表現出的鬥氣衝天,下課後朝氣蓬勃的學子蜂擁般走向食堂所表現出的秩序井然,西五樓117教室慷慨激昂的學術大師們在結束人文講座時所爆發出的雷鳴般的掌聲……這一切催人奮進的情景,無不作為一種永恒的追憶印記在我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