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未完待續的誠信小品(1 / 2)

創新緣起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誠信乃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然而當今社會上不少人為牟取個人利益,鋌而走險,製假販假,甚至連校園裏,也伴有抄襲作弊、撒謊欺騙等現象。青少年時期,正是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期,建立誠實守信的品格,自然也迫在眉睫。對於已經有一定思想的五年級學生來說,普通說教,難免過於呆板。考慮到小品比較幽默風趣,更易讓人接受的特點,筆者設計了一次小品續編的大賽,以求達到寓教於樂、潛移默化的效果。

創新節點

1.活動前期準備。

教師提前一周通知班級學員將進行一次誠信小品續演大賽,並在課堂上與他們共同製訂比賽規則,評分標準。教師將學員分為三大組,每組選派一位小導演。再由導演挑出演員、道具製作人員和評委。然後為演員分配角色,跟演員一起將文字內容編成小品對話形式,並對未完待續的故事進行續編續演。道具組則根據情景需要進行設計構思並動手完成小品所需道具。在小品編排前,教師先播放誠信小品《如此包裝》,讓學生們進行觀摩,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小品,從而更好地展開編排演練。小品觀摩後,小組成員結合老師所給話題展開想象,設計台詞。教師則穿梭於各組之間,適當進行指導。同學們還可以繼續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排練。道具組也可有更充分的時間準備道具。另外每組選派的4位評審不參與競賽,評委們隻要公平公正地對三組小品進行投票,便可獲得一份小紀念品。

2.活動過程展示。

活動當天,教師和同學們利用課間將桌子圍成U形,留場中央作為舞台。三組抽簽決定上台順序,每組的表演限時為5分鍾。上課鈴聲一響,教師宣布比賽開始,並詳細介紹評分標準。評委則要根據表演的生動性、言語的趣味性、續編內容、演員聲音、道具以及組內觀眾安靜與否等項目進行判定投票。

孩子們表演的小品叫《誠信賣瓜》,內容為一個炎熱的夏天,一瓜農在學校門口賣西瓜,碰到一個外國人前來問價,小販不懂英文,就找了邊上兩個小學生過來翻譯,小販借機對外國朋友提高西瓜的價格,並答應給小學生好處,熱心幫忙的小學生發現瓜農宰客,於是……(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續編)。

活動開始,三組導演上台抽簽,分別展示自己組的表演。第一組同學續編的內容為小學生發現瓜農借機對外國朋友提價後,對瓜農進行了勸阻,告知他做人要誠實守信,如果瓜農一意孤行,知錯不改,他便告知自己的朋友們,不再買他的瓜。瓜農聽從了小朋友的意見,按原價賣給了外國人。第二組同學發現問題後也對瓜農進行了勸阻,最後瓜農也因為小朋友們的勸說,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慚愧不已。瓜農為感謝他們的幫忙,還送了小朋友一人一塊西瓜。第三組的小朋友憤憤不平地指責瓜農的惡劣行為,瓜農卻上有老下有小地哭窮,以博得小朋友的同情,沒有聽取小朋友勸阻,最後小朋友帶著外國人去了別家買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