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土銃(楔子、一)(1 / 2)

****(中篇小說)江偉民/著

楔子

程家坳。一個地名。從字麵上看,這是中國農村眾多地名為“坳”字中的一個。似乎這裏的人應該還都一個姓氏,表示著是由一個祖宗傳下來的。不然,就不能用上“程”字和“家”字了。

說的這些話都是有道理的。沒道理的話現在還有誰在說?隻要有人聽就會有人說。對不?我如果說了那些“夾不上碗掛不上筷”的山間流言,自是無人肯聽的。所以我多說些捉得著影子的。

其實,我就是程家坳的人。說的也都是身邊熟悉的人和事了。可是當我要把這個故事寫出來的時候,首先站起來反對的就是我的父親。

“你吃得沒事幹了是不?寫寫寫,有什麼好寫的?”

再一個站起來說話的是我的母親。

“鄉裏鄉親的,不興揭短,哈。”

還有站起來反對的。比如村裏頭幾個混得人模人樣的角色:村東頭的程一點五槍的兄弟侄孫輩,村中間的葉三點五步的兒子女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唉,人行天地間,做什麼事情都是不能由著自個性子的。我也一樣。後來,還是和大家商量了一下,改變了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事件的過程也掐頭掐尾地弄去一些,就是一個村裏呆著也覺得不是寫這個村子而是說別人的三長兩短,你們看行是不行?父親母親程一點五槍葉三點五步汪五點五叫的傳人後人或本人嘀咕了老半天,總算應承下來。

其實,他們這一應承還多虧我母親的一句話:你們大概也知道我兒子的脾氣。他做出了這麼多讓步,你們還不爽快點,真把他惹毛了,可就照實寫了。到時看你們羞是不羞?母親的話讓現場商量的五六個人的肚子燒得慌,像喝了一大瓶土製的燒酒……

我終於可以靜下心來醞釀情節和措詞了。可是剛開了個頭,就又有人不同意了。為什麼?說是我把他們祖上的綽號照實寫了。我說不照實寫不行呀,你們祖宗的綽號是在長期的社會交往和一個村子的人事變革中形成的,也是整個程家坳源3000多父老鄉親賦予的,那裏頭可真是含了太多意義呀。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還寫不寫了?

他們似乎看出我生氣了。想想我的母親的話,竟然不再堅持,讓我暗自高興起來。不過我也在心裏頭答應他們,決不歪曲事實,做到有一說一,好好地為他們說道說道。

還要補充一點,程家坳雖以程字為名,村裏200多人口中,姓氏卻是五花八門,我粗略統計了一下,至少不下10個姓,並且也不以程姓為大姓。一個程家坳源,姓氏更是多到20多個。如果不怕被人誤解成往自己的臉上貼金的話,江姓人口略微多上一些。

另外要補充的是,我的幾個叔叔伯伯大媽大娘大嬸的,也不願意我參與到寫這個事件中來。說白了,沒有一個人的屁股是幹淨的,都怕裸了身子丟人現眼哩。我也一一答應了他們。我說,會有分寸的。其實,到了真寫開了,我還能為了給他們留麵子而掌握好這個分寸嗎?

我心裏應該是沒底的。

1.

S縣自秦建縣,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程家坳就是S縣深山區的一個小村落,多野獸出沒禍害莊稼,自古至今,都有獵戶維持一方生態平衡。有獵人就有****,S縣的****製造手藝以S縣南鄉為最好;S縣南鄉的****以程家坳為最好;程家坳的****又以程一槍製造的為最好。在方園數百裏的好幾百個獵人心中,這早就是一個共識了。

程一槍最威風的年代是在民國初年,一個風雨如盤暗故園的年代。正當外麵的世界被一場接一場的血腥塗摸得暗淡了日月的時候,程家坳村的大族程一槍的****製造坊裏,依舊響著明確而詳和的叮當聲。真可謂生意春前草、財源雨後泉。程一槍可是方圓數百裏的****製造高人。他那“一槍”的綽號由來已久,隻是說的不是他的槍法,而是他的****製造手藝。他的****準星好,力道大,一般的獵物不用第二槍就斃命死翹翹了,因此才有了這“一槍”的讚譽。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候,一個村一個寨的,為了保命保家保女人,家家戶戶不管是狩獵的還是種田的,多多少少總要藏上一兩支****。自然,靠著打獵過日子的四、五家獵戶,****的數量就更多了。這樣一來,程一槍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的價格也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貴。大洋50塊,80塊,100塊……價格成倍地長,想定貨卻不容易。靠著製造****的手藝,程家也就成了當地的富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