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南北之爭(2 / 2)

祖渠眯著眼睛說道:“賜教不敢當。隻是覺得你隻以武功論英雄,未免太過武斷。若武功能平天下,是否誰的拳頭大,誰就能安定天下?若是如此,司徒兄不妨來我江湖幫一坐,祖某將位置讓給你,看你是否能隻憑武力,懾服江左群雄?”

司徒國寶嘿然道:“祖堂主,我們說的是南人北人之別,可不是江湖上的爭強鬥狠。”

祖渠淡然道:“祖某就是江湖人,說話的角度,自然也是江湖。隻聽司徒兄這一番話,就知司徒兄根本就不是江湖中人。”

司徒國寶淡然道:“自然不是。”

祖渠說道:“那便是了。以江湖人的角度來看,萬事都要有規度……司徒兄莫要笑,比起某些人,其實江湖中人,是最守規矩的。”

司徒國寶嘿然一聲,不屑一顧。

祖渠淡然道:“豪門氏族,自認位高,對於商賈鑽營之事,往往不入於言談。認為此事乃是低劣不入流之事。可事實上,高門大戶,豪門氏族,乃至百姓人家,都離不開生意經營,錢財用度。祖某是個粗人,雖沒讀過多少書,可跑馬江湖的事,已做了半生,這其中奧妙,可不見書本之中。”

“說了這麼多,隻是想告訴司徒兄,凡是不是武功能夠解決的。有時候想殺人滅門,未必需要見血的。”

唐長儒眼睛一亮,撫掌讚道:“祖兄說的不錯。北人雖然驍勇,可怎敵我南人的頭腦。南國繁華,非是幾代人之功,乃是自古傳承,世代南人聰慧經營,才有此盛世之相。”

司徒國寶一時啞口無言,若說繁華。北國自然拍馬也趕不上。

見司徒國寶無言以對,唐長儒得意道:“北人尚武,落地北疆,本是應當。若是下了江南,隻怕寸步難行。”

三人唇槍舌劍,看的鹿鳩山走出的少年郎目眩神迷。

對他來說,根本聽不明白幾人高談闊論是為何物,更不懂南北之爭,由來已久。

隻恨自己不能多些見識,加入其中。

羅謙卻是聽的有些乏味。

自大明立國,由太宗武帝大改朝政,劃江而治,分南裂北,施行截然不同的方針起,關於南人北人孰強孰弱之爭,就沒見停歇。

羅謙以往也聽說過不少這些論調,並不見新鮮。坐在席間,一時有些百無聊賴。

正在這時,忽然聽到有人在他心中說道:“羅施主最近是否有困惑難解?”

羅謙猛然抬頭,茫然四顧。

他身旁並沒有其他人,隻有施晴施雪在身後伺立。

這聲音入耳,不知從何而來。

他舉目望去,卻見永歲禪師笑眯眯的看著他,心中不由震驚非常。難道永隨禪師在和他說話?

永歲禪師安然宴坐,雙目微閉,似乎正在傾聽司徒國寶等人之論。根本沒有開口說話。

正疑惑時,永歲禪師的聲音再次傳來:“莫要驚慌。貧僧正以他心通與你溝通。”

羅謙心中驚訝非常,在心中默念道:“他心通?世間當真有這種神通?”

永歲禪師心念道:“算不得神通,一點靈心妙用而已。人人都可以做到。”

羅謙感慨道:“我雖知人人可以在心中自語,卻沒想到可以與他人溝通。佛法妙用,當真神奇。”

永歲禪師笑道:“你道門之中,亦有開扉共語靈言之術。不難做到,令師未曾教你?”

羅謙心中一動,心中自語道:“大師認得我師父?”

……

……

小盤被束住手腳,卻也無懼,說道:“躲躲藏藏的鼠輩,終於敢露頭了嗎?”

陰影中走出一人,低聲冷笑道:“小盤師兄還是這般勇猛無畏。隻是今日,你必葬身於此了。”

小盤虎目聞聲一瞪,難以置信道:“怎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