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北魏僧人法慶,假南朝禪宗大師傅大士之名,宣揚殺生救苦,請佛住世之說,創立佛門異端。
祖渠眉頭一皺,說道:“彌勒教?此教不是早在北魏之時,就被左光祿大夫元遙所滅?”
韓世子身旁那位白素長袍,氣度不凡的雅士說道:“彌勒教雖已被滅,但曆經各朝各代,卻總有餘孽傳人不絕。如今在各地廣宣淨土之法的白蓮教,貧僧便懷疑,他們盡是彌勒教的餘孽。”
幾人微微一怔,大感意外。
此人氣度非凡,坐於此地,不發一言,卻有主導之相。司徒國寶和祖渠本以為此人乃是公侯,亦或者名山隱士。誰知他卻開口自稱“貧僧”。
韓世子見眾人眼中露出困惑之色,便笑著說道:“我來為大家介紹,我身邊這位乃是佛門高人,南禪曹洞高僧永歲禪師。”
眾人聞言,頓時露出了尊敬之色。
連羅謙也不例外。
永歲禪師乃是如今佛門禪宗五門共尊的一代宗師。佛法精深,更是曹洞,溈仰,雲門,三宗法嗣。
據說此僧寶已過百歲高齡。一身修為,早已至色身圓滿。身不染垢,體有三十相,八十種好。長發披身,心無煩惱掛礙。儼然如來應世。
佛道兩宗之人讚其寶象威儀,更感其百年入世度人之功,都稱其雅號,雅僧。
雅僧,人如其名。
永歲禪師精通世間醫卜,算術。琴棋書畫,都有非凡的造詣。
加之百歲之身,卻如翩翩公子。
世間奇相,不過如此。
羅謙亦是久慕這位佛門高人,隻可惜一直未曾得見。
“我曾聽聞雅僧之名,心生向往,隻在腦海之中描繪大師,卻隻是一片模糊。今日相見,才知一切胡思亂想都是不敬,這大概就是佛經之中所說的‘不可思議’吧。”
司徒國寶很恭敬的說道。
相比祖渠之前對韓侯的崇拜,司徒國寶的話,就有幾分做作溜須之嫌。
永歲禪師點頭道:“司徒先生多譽了。”
百歲禪師,曆經本朝四代,什麼讚譽美言沒有聽過?早便不放在心上了。
祖渠感慨道:“大師寶蹤難覓,這次前來扈都,一定要讓祖某一盡地主之誼。”
祖渠最好結交僧道,天下聞名。蓋因他乃是城郊孤兒,未曾讀書學字。平生最羨慕的事,就是學識淵博之士。
自古以來,僧道之中,多出飽學高士。引導社會風氣。
永歲禪師看了祖渠一眼,說道:“祖施主若能放下平生執念,貧僧一定欣然前往。”
祖渠臉色一變,緩緩歎道:“大師目光如炬,我考慮考慮。”
兩人如打啞謎,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看祖渠並沒有著腦,便知永歲禪師是出言指點。
羅謙最後開口道:“大師應不認得我。我卻對大師神往已久。”
羅謙心中一直有一個困惑未解的謎團。早想尋佛門高僧解答。這位永歲禪師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永歲禪師露出了一個微笑,說道:“羅施主未可知曉,你對貧僧如此,貧僧對你亦如是。隻待今日過後,你請我飲一杯酒如何?”
永歲大師說出此言,非但羅謙驚呆了,旁人亦是如此。
羅謙頗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奇怪道:“大師認得我?”
永歲禪師說道:“認得,卻未見過。”
羅謙心中奇怪,正要開口,門外忽然有人唱名道“寧府郡主到”。
眾人聞言,都收拾心情,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