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三十五章·包拯來訪(3 / 3)

想到這裏,王安仁道:“公主不必多想了,若無別事的話……”

常寧見王安仁要走,突然想起什麼,說道:“等等……我差點忘記了正事,皇後托我給你一封信。”說罷從袖口取出一封信來,遞給王安仁。

王安仁大為詫異,不知道曹皇後為什麼給他信。遲疑片刻,這才接過信來。

常寧見王安仁接了信,心中輕歎,起身道:“王公子……那……我走了。其實我這次來,本來是找李國舅的,我聽說他經常在附近喝酒。”突然住了口,因為發現王安仁臉色變得異常的蒼白。

常寧見狀,有些吃驚,忙問,“王公子,你怎麼了?”

王安仁死死的盯著手上的那封信,信皮上隻寫著五個字,“字喻王公子。”本無什麼奇怪之處。不過那五個字行筆若飛,黑字中隱現白絲。

終於從那五個字上移開了目光,王安仁緩慢問道:“公主,這封信是皇後親筆所書嗎?”

常寧點頭道:“是呀,皇後最擅寫飛白體的。這字可好看嗎?”

王安仁笑笑,可笑容中帶著說不出的困惑,“很好,多謝你了。”

常寧見王安仁滿是心事的樣子,心中疑惑,可無從開導,悄然出了酒肆,上轎子前,回頭向酒肆內望去,見燈火下王安仁緩緩坐下來,還是望著手上的書信。

那書信到底有什麼古怪,讓王安仁如此?常寧心中有些不安,隻想回轉後問問皇後。

常寧離去後,袁鈞走了進來,見到那書信上的字體,也是吃了一驚。

袁鈞望著王安仁,王安仁隻望著手中的那封信,緩緩猜開,看了半晌後道:“原來如此,我終於明白了……”他沒有解惑後的喜悅,反倒有種蕭索的感覺。袁鈞雖說好奇心不大,但還是忍不住問道:“王公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王安仁坐在那裏,望著那昏暗的燈火道:“這事情說來話長。袁鈞,你還記得曹佾嗎?”

“當然記得。”王安仁奇怪道:“他是曹皇後的弟弟呀。”

王安仁澀然一笑,“可你我雖知道這個,卻都忽略了,他姓曹的……”

袁鈞簡直不明白王安仁在說什麼,曹佾當然姓曹,這有什麼被忽略之處呢?

王安仁見袁鈞一頭霧水的樣子,淡淡道:“你不要忘記了,歸義軍的後人本也姓曹。當年曹姓中人有一脈死守無麵佛窟,卻有另外一脈意見分歧,遠走他鄉後,我們就再也沒有去查他們的下落。他們後來去了河北,遠離無麵佛窟數千裏,隻想忘記從前的記憶。”

袁鈞看看王安仁手上的信,心思飛轉,眼中突然露出驚駭欲絕的表情,“難道說,曹皇後、曹佾都是那些人的後代?”

王安仁點頭道:“不錯,是以曹佾才會前往西北,尋求無麵佛窟之謎。不然他何以能直入沙州呢?”

袁鈞那一刻的震駭不言而喻。

曹皇後本名門之後,祖父曹彬,是為大宋開國名將,和太祖趙匡胤攜手打下了大宋的江山。曹家自那後,在大宋輝煌無比,誰又能想到,他本是歸義軍的後人!

這好像匪夷所思,但認真想想,所有的一切卻又順理成章。

曹佾因為知道這往事,才會尋求無麵佛窟之謎解救之身,趙匡胤和曹彬關係極好,就算曹彬幾次犯錯,趙匡胤對曹家也是善待有加,是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秘密。趙匡胤留下家法在太廟,神秘離奇,是否也因為無麵佛窟之故?

太祖也知道無麵佛窟?

就算是真宗,一心信神,執意追尋無麵佛窟,莫非也是因為隱約知道太祖的往事嗎?

袁鈞想到這裏,感覺朦朧中,一切都有了清晰的解釋,可他還有一點不明白,曹皇後為何能揭開八王爺造反的底細?曹皇後對王安仁說這些,所欲何為呢?

王安仁卻不再多說,艱難的站起來道:“我出去走走。”將那封信遞給了袁鈞道:“你看完後,就燒了它。莫要再給旁人來看,這件事,你不要再追下去,我來解決!”

袁鈞接過那封信,見王安仁走出了酒肆,迫不及待的展看一觀。隻看了幾眼,雙手已劇烈的顫抖起來……

王安仁出了酒肆,抬頭見繁星如火,月明似夢,長長的舒了口氣,喃喃道:“這樣的美景,就像個夢一樣了……夢醒後,才發現,很多事情,隻有在夢中。怪不得郭大哥這麼選擇。”

他神色雖還有惆悵,但腰還是挺了起來,信步沿著長街走著,眉頭微鎖,顯然在決定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等路過郭府的時候,推門進去後,見房間內有燈火映出,微覺錯愕。眼下郭逵還在收拾嶺南的戰局,誰會堂而皇之的在郭府點燈呢?

不再多想,王安仁推門而入,見燈下坐著一人,略黑的臉龐,肅然的神色。

王安仁見到那人,倒有些意外之喜,上前幾步,臉上露出分微笑道:“包兄為何來此呢?”

來人正是包拯。

包拯見王安仁入內,起身抱拳道:“在下來此……是想王兄應該回來了。城外雖有繁華萬千,可那畢竟不是王兄所喜。”他和王安仁以兄弟相稱,就如當年一般,隻論私誼,不像談論公事的樣子。

王安仁心中微暖,知道包拯和他雖隻是寥寥幾麵,但相知甚深。“包兄深夜前來等我,當然是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