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二章·父子相殘否(2 / 3)

無厭和耶律仁先實現商議已定,此事已是勢在必得,也不是來講道理的。

元昊無厭臉上愁苦之意漸重,突然說道:“羅睺王說的不錯,瓜、沙兩州本我大夏之領土,所謂的還給吐蕃,絕無可能。”見無厭蒼老的臉上更是肅冷,元昊慢悠悠道:“不過瓜、沙兩州本地處偏遠,土地貧瘠,雖算是絲綢之路,但眼下讚普顯然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大師可告之唃廝囉,他要地是沒有,但若真的想去找無麵佛,我倒可以放開一條道路,恭請吐蕃派人入內。”

無厭表情又驚又喜,顯然從未想到是這個結果。他和唃廝囉的真正用意就是為了找無麵佛,如果元昊肯讓他們進入,那他們得償所願,倒也不願意再動幹戈。

耶律仁先聽到這裏,臉色微變。野利斬天更是神色激動,欲言又止。

元昊瞥見了二人的神色,微笑道:“不知神僧意下如何呢?”

無厭有些猶豫,拿不定主意時,耶律仁先突然道:“想兀卒世代也和大宋定過多次盟約了?可到如今,還是說打就打吧?”耶律仁先見無厭態度不堅,知道元昊已察覺他們前來的目的,在用分化之計,忍不住警告無厭。言下之意就是,元昊說的話,從不可信!

元昊目光一轉,望到了耶律仁先的身上,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都點檢奉國主之命,來勸我莫要對宋國用兵,既然盟約無用,那你此行有何意義呢?”

耶律仁先微滯,緩緩道:“兀卒,我國國主登基伊始,雖不喜用兵,可也從來不怕用兵。你雖勝過一次,但我契丹戰將精多,地域遼闊,從不畏懼開戰的。”

元昊一笑,扭頭望向一人,說道:“沒藏訛旁,你意下如何?”

沒藏訛旁上前,沉聲道:“臣已尊兀卒吩咐,移兵二十萬北上,就等兀卒一聲令下。”

群臣皆驚,耶律仁先也是變了臉色。

如果沒藏訛旁所言是真,那就說明元昊不等契丹變臉,早就有意對契丹對用兵。如斯一戰,結局如何,沒有任何人知道。

耶律仁先臉色陰晴不定,已感受到天和殿中兵戈錚鳴,長吐一口氣道:“這麼說了,兀卒早就想對我契丹開戰了?”

元昊五指微展,眼中似乎也有了難以捉摸的光芒,“那也說不定的。”

耶律仁先似對此言有些意外,看起來也不真想用兵。

群臣均想,契丹雖地域廣博,但才經內亂,百廢待興,若真用兵的話,也是沒有五成勝出的把握。更何況契丹和平已久,百姓亦是厭戰,耶律宗真若執意出兵,隻怕朝中多數人反對。既然如此,耶律仁先說要用兵,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隻怕他見元昊給個台階,就會換了口風。

果不其然,耶律仁先問道:“為何說不定呢?”

元昊輕聲道:“若貴國國主不對我大夏用兵,我也不想輕動幹戈的。”

耶律仁先笑容有些勉強,說道:“我國國主也不想太過幹涉夏國之事,隻是我契丹和宋朝是兄弟之邦,又和貴國有聯姻之盟,不忍見你們廝殺不斷,讓百姓日苦罷了。還請兀卒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莫要再起刀兵了。”

元昊微微一笑,說道:“若都點檢早這麼說,我也不會反對的。眼下民心思安,我也不想用兵了。”

耶律仁先目光閃爍,回道:“兀卒真的如此做想,那天下幸事。”

所有人聽到這話,均是舒了一口氣,就算是夏臣亦是如此。

要知道夏國和宋朝交戰多年,宋朝雖損兵折將,但夏國也是得不償失。這些年來西北榷場早停,夏國無法和宋朝通商,境內日常用品都已稀缺,百姓也是頗有怨言。獲勝雖有所得,但遠不如經商所得利益為大,除少數希望以戰功晉升的武將外,文臣中除了楊守素,滿朝可說是不想開戰的也多。

眼下楊守素已死,那個一直號召一統天下的中書令沒了,看來元昊也準備改弦易張,換了策略。

殿中沉鬱的氣息稍微稀釋,元昊見狀,微笑道:“想必都點檢和大師都滿意我的提議吧?”

耶律仁先和無厭交換下目光,不想一向強硬的元昊居然這麼好說話,所有的後招均是沒了作用,心中反倒不安。

元昊見二人不語,又道:“如果兩國使者均無異議,那還請暫留幾天……”見耶律仁先和無厭都是臉色改變,元昊微笑道:“實則是因為興慶府有兩件喜事要宣布。”

眾人均是奇怪,不解喜從何來。王安仁皺了下眉頭,知道元昊處理完使者一事,就要向他開刀了。

元昊斜睨眼王安仁,說道:“這第一件喜事,就是宋朝王安仁王公子和朕新封的飛天公主喜結連理,明日就要舉辦婚事。”不待眾人表態,元昊就道:“這件事我已向宋朝國主傳信,想必不日大宋就有音信回轉。想王公子和飛天公主成親後,兩國因聯姻一事更是和睦,再不會起刀兵之爭,豈不皆大歡喜,比所謂的一紙盟誓要強太多了。這件事聽說大宋天子很是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