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氣常常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雷電可以把高大的煙囪劈裂,使架空的電線短路,還會引起森林大火。站在曠野中或高大建築物旁的人,有時也會遭到雷擊。雷暴天還常常引起冰雹、龍卷風等災害。

近年來,科學家正在研究措施,以減輕或避免雷暴造成的損失。美國已研製了一種叫作“火箭誘雷觸發器”的裝置。雷暴前,把它發射到天空中,它就會不斷地在空中誘發小的放電,及時消除雷電。

雷暴危害很大,但也有一利。雷暴時,雷電使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生成一氧化氮,再經過一係列變化,落到地麵上後,便成了硝酸鹽,是極好的肥料。有人稱雷電是“天然化肥廠中的工程師”。

為什麼會造成山崩?

山崩是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的坍塌現象,它經常發生在山區較陡的地方。

山崩時,隨著陣陣巨響,煙塵彌漫,岩石迅速分崩離析,向低處坍落。

有的人把小規模的岩石滑坡滾落也叫作“山崩”。山崩可以造成很大的災害,嚴重時可以毀壞整個村莊,砸死人畜,毀壞工廠、電站,堵塞道路。山崩後的石塊、土塊大量落入河道中,還會阻塞河流,形成洪水災害。

1933年8月,四川西北部的茂縣發生一次山崩,無數石塊從山上滾落下來,掉入岷江中。不一會兒,岷江中出現了3條100多米的大壩。河水被擋住了,形成了兩個“湖泊”。10月,南邊的一個大壩突然潰決,洪水先後淹沒了茂縣的大片土地,使當地人民遭受了一次大水災。

1976年5月29日,雲南省龍陵地區發生了兩次強烈地震。震中附近的100多平方公裏範圍內發生山崩,破壞了大片稻田,堵塞了許多溝渠,甚至使一個電廠也遭到破壞。

造成山崩的因素很多。在山坡下麵挖洞,開隧道,開礦,都會引起山崩。強烈的地震更會引起山崩。地震所引起的山崩規模較大,危害更嚴重。由於岩石風化、水蝕,暴風驟雨侵襲等原因,有時也會發生山崩。

山崩是可以預防的。隻要不隨意挖洞、開礦,並采取措施,如在山上廣泛地植樹造林,對一些容易發生山崩的陡坡和危岩及早采取預防措施,可以減少山崩災害。

為什麼會出現雪崩?

1950年,我國西藏東部的波密地區發生了一次罕見的雪崩。

雪崩中,一個龐大的雪體從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崩落下來,越過一條冰川,翻過一道海拔4000米的山梁,最後堆積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一條支流中,堵塞了河流,切斷了公路交通。

這個龐大雪體所過之處,形成了類似核彈爆炸衝擊波那樣的巨大衝力,把森林植被一掃而光。

1970年7月24日,我國大山南部高山帶發生的一次雪崩中,不僅掃光了沿途的森林,還摧毀了房屋,造成了人畜傷亡。

雪崩是積雪向下迅速滑動的自然現象,它有兩個先決條件:

首先,發生雪崩的地方必然是傾斜的山坡或溝穀,坡度越大,越容易發生雪崩。

平原地區即使積雪很厚,也不致有雪崩出現。其次,還要有較厚的積雪,據一些資料分析,山坡積雪深度30厘米以上才會發生雪崩,雪深70厘米時就會經常發生雪崩。

因為雪崩大都發生在高山積雪地區,它是登山者的大敵。

過去有的登山運動員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就是因為碰到了雪崩,被掩埋在積雪之中。

此外,降水、氣溫、陽光、風力、地震以及觸動都會導致雪崩。

我國科學工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考察,已經總結出建築土丘、水平台階,導雪堤工程等一整套防止雪崩的辦法,有效地減輕了雪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