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東都七大高手過招,實在轟動,雖然早在我三人出生之前,但這件事直到現在也是街頭巷尾流年軼事裏的大事情。”梅穎辛說著,看向滄塵。滄塵會心一笑,“早有耳聞。”
蒼寧再次陷入回憶,繼續道,“挑戰紅京七大高手之後,大約一年左右,我娘出了天山,下了山才知打敗劍影師叔的是唐家三小姐唐淩,那時候,我娘為了尋找劍影師叔的下落,輾轉到了遊蓮山莊,但是,天不遂人願,劍影並不在遊蓮。而一個月之後,唐門遭逢變故,唐淩產子唐敬,因難產而撒手人寰。當年的紅衣少女就此香消玉殞了。”
“原來是一段唐門舊事。後來呢,後來外祖母去了哪裏?”承歡與眾人一樣,洗耳恭聽。
“再後來,我娘離開了東國,去了雲番。在那裏遇到我爹秦王鳶殤,就是後來的殤雲大帝。”
眾人閉口不談殤雲大帝,滄塵適時打破了沉寂。
“千尋蹤妙法精傳,我雖是大藏天輪弟子,但對,卜雲心法一直有拜會之心。暮雪皇妃精通兵法,又得治世之功,可惜……”滄塵眼神中倒映著旬容河不羈的臉。
“千尋蹤的卜雲心法有經芸治世的妙處,心宗的最高心法是化萬物而有情,娘說她不願做皇帝的妻子,所以離開了我爹,在仿鏡之湖避世,我四歲的時候,影白太師父來看我,那時,我娘身體不好,我們就和影白太師父一起回到千尋蹤,太師父說隻有千尋蹤的紅蓮可以為我娘續命,我娘從心宗心法裏領悟了心幻和蒼雪劍,把它們傳給了我。”
“世事萬千多變幻,隻爭朝夕,朝起羨雪鳥飛天,夕落紅蓮花映月,千山自有人來伴,幻境迷蹤何處情?”旬容河看著蒼寧麵善而憂愁,開口安慰。
蒼寧對容河報以微笑,像是表達感謝,“娘做心幻,是希望我能看清世事無常的一麵,而始終清醒,”說完,又麵相眾人,“影白太師父從不輕易收徒,他不希望我的身份給我帶來麻煩。後來你們都知道,影白太師父將平倉帶回千尋蹤,他才是千尋蹤心宗傳人。”
“敢問姑姑是何時離開的天山?”祈諾的聲音如清泉一般,衝走了今日擠壓在梅穎辛心底的碎石瓦礫。
“我娘走後,我一直伴隨太師傅左右,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直到我十六歲。太師父說,千尋蹤的心宗和劍宗本來是一體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既有了經世之才,又有了治世之功,天下就不會太平了。所以,他將心宗和劍宗分開,各成一支。太師父對我說,他說蒼寧,你和你母親一樣,可惜不是男兒,所以,如果可以,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因為是女兒身,所以無需太多的責任和義務,不為千尋蹤人,你是自由的。而我後來的事情,正如你們知道的一樣,有了承歡,做了滕棠的妻子。”
滄塵因為知道殤雲大帝和雪妃的事情,所以就將蒼寧說的事情在心中勾勒個大概:影白宗主共有五個徒弟,劍影、暮雪、平倉、祈諾和容河。蒼寧雖然在千尋蹤長大,但是卻沒有得到影白的真傳。蒼寧的母親蒼暮雪已經去世,而平倉是雲番皇庭的常客,也算是舊相識,而眼前二人是剛下天山的心宗旬容河和劍宗祈諾,隻有劍影的消息,尚不知曉。正思索著唐門遊蓮山莊的事,就聽蒼寧轉身問道:“祈諾,你和容河此次下山,可是有了劍影的消息?”
容河看了看祈諾,後者點了點頭,就聽這個五音不全的心宗嫡傳弟子說道:“一個月前,平倉師叔在打掃小雲齋時,偶然發現了劍影師叔祖留在《難經注解》裏的一張手信,信是寫給暮雪師祖的,可暮雪師祖早已不在人世,劍影師叔祖的消息又飄渺無蹤,所以我二人下山,想一探究竟。信是寫在東京紅曆131年秋,正是暮雪師姐出天山,到遊蓮山莊尋找劍影師叔祖的之時。信中涉及到了唐家傳氏之寶麒麟墜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