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地上都仿佛被烤熟了,冒著熱氣。
然而在遠處的一片竹林中卻傳來一片郎朗的讀書聲,忙完農活回家的村民聽到這讀書聲都會心一笑。
“陸家那小子又在苦讀了,上次鄉試拿了第一名,看樣子這次會試也有希望進前三名啊。”
大明王朝在崇明大陸算是一個大王朝了,但是皇權旁落,仙門勢力占據主位,為了維持皇權,朝廷大力選拔人才,因此有了科舉製度。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取中者稱“舉人”,其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
會試則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則由皇帝親自主持,隻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
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會稱“三狀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陸塵家從祖上開始就在京都做官,可謂是三代為官。
因此在父親的熏陶下,從小的誌願就是長大做一名大能大德的清官。造福一方百姓.
陸塵的父親陸仁本是兵部侍郎,因與丞相張居政見派係不和,備受打壓,消極之下辭官告老還鄉。在崇明州,永安鄉安居下來。永安風水秀麗,人傑地靈。
陸塵當然也是極其聰慧。不然也不會取得鄉試第一名的成績。連縣官看到他都要喊一聲陸舉人。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早上就過去了。唉,真是書中自由黃金屋書中自由顏如玉。前人的智慧令人欽佩啊。”
陸塵把書收拾一下放在書簍裏麵,背著回家吃飯了。離開樹林就感覺熱了起來。
“哎呀,這不是陸塵麼。讀完書回家呢?這麼勤奮明年肯定能取得好成績。我家孩子要是有你一半用心就好了。”
“張嬸嬸,你別這麼說,二娃身體壯士,又聰明,將來肯定有出息。”張氏是他家鄰居。
回到家中已將近中午。一身大汗。母親拿過臉盆打好水端過來給他洗臉。關切道:“孩子啊,這麼熱的天就別出去讀書了,要是中暑就不好了”
“娘,你放心好了,我身體好著呢。沒事的。倒是你別整天忙著忙那的,多休息休息,有什麼事情下午我來幹。對了,爹呢?”陸塵笑著接過臉盆。
陸塵的母親名蕭雲,也是出生書香門第,“你爹啊,去村前的土地廟上香了,這不你明年就要會試了,你爹心裏急切啊。”
“嗬嗬,我現在都不急呢,放心好了,隻要正常發揮考個前三名不成問題。哎呀,爹什麼時候回來啊?餓死了。我先把桌子擺好。”陸塵老神自在的把桌子搬出來。
“要是餓了你就先吃,你爹估計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說完就把三菜一湯端了上來,都是陸塵最愛吃的菜。
陸仁為官清廉,時不時還要捐助百姓。幾年下來也沒剩下多少銀錢。陸塵迫不及待的一頓大吃,就跟三天沒吃過飯的人差不多。
這也不能怪他,今年十六歲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頓吃三碗至少的!
母親一邊給她夾菜,一邊笑嗬嗬的看著自己的孩子狼吞虎咽。吃完飯,陸塵開始給母親幹活。一個時辰過去了,陸仁還沒回來,陸塵的母親有點待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