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不乏奇跡,朱元璋更是奇跡中的奇跡,從社會最底層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國的皇帝寶座。中間的秘辛固然數不勝數,但這種成功足以激勵後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說是拚搏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殺戮的一生。
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隨著血腥,謀略混雜著陰暗,理性之中夾雜著瘋狂……如何解讀朱元璋這個人,是現代人樂此不疲的話題,朱元璋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讓人唾棄的地方。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大動蕩時期,這一時期明教在民間星火燎原,中原大地豪傑四起,大家紛紛揭竿而起,反對暴元的統治。生活在這樣一個動亂的年代,朱元璋度過貧苦的童年,饑寒交迫的青年,可以說困難伴隨著朱元璋的上半生。
那個時代剝奪了朱元璋的一切,朱元璋又從那個時代奪回一切,連本帶利。
朱元璋的偶像是劉邦,他跟劉邦一樣,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傳奇皇帝。當然,朱元璋的出身比劉邦更苦,受的磨難也遠遠不是劉邦可比的。朱元璋青年時期,家鄉發生旱災,瘟疫奪走了他父母兄弟的性命,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朱元璋選擇出家。
投奔紅巾軍後,朱元璋憑著自己紮實的敬業精神,讓領導郭子興刮目相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朱元璋在軍營裏的出色表現漸漸讓郭子興疑忌,雖然朱元璋很敬業也很尊重領導,但郭子興還是要置他於死地。這時候,多虧了朱元璋的好媳婦馬皇後,她不顧危險偷偷給關進牢裏的朱元璋送饅頭,據說還因此燙傷了乳房。這種付出是值得的,郭子興最終沒有殺掉朱元璋,而是把他支走。
朱元璋辭別郭子興的時候,隻帶了二十四個人,這二十四個人全是他精挑細選的,後來全部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在用人方麵確實很有眼光。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迅速崛起,先後挫敗強大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一統江南,最終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元軍打得落荒而逃。大明帝國建立後,朱元璋一改唐朝以後國威不振的局麵,揚威四海,周邊國家皆奉大明為天朝上國。
當然,作為傳統專製國家的政治強人,朱元璋的一生是權謀的一生,是厚黑的一生。他當上皇帝之後,對於功臣宿將幾乎是趕盡殺絕,為曆史所罕見。在朱元璋身上有兩麵,一種是秦皇漢武的雄才大略,一種是桀紂的殘暴與變態。這兩麵在他身上結合得天衣無縫,在老百姓眼裏,朱元璋或許是明王的化身,在許多士大夫眼裏,他又幾乎是個惡魔般的人物。
殺人歸殺人,但朱元璋的曆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如果有人非要說朱元璋是個屠夫的話,那我們不妨在前麵加上一個限定詞:朱元璋是推動曆史進步的屠夫。
朱元璋二十四歲投軍,僅僅通過十七年的時間,就當上了中國皇帝。朱元璋憑什麼發跡這麼快呢?
首先,時勢造英雄,時勢最重要,元末正逢亂世,所以才給朱元璋一個翻江倒海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朱元璋再牛也不行。
其次,朱元璋是個打仗方麵的天才,可以說是統帥中的統帥,不僅是戰略高手,也是戰術高手。在亂世中,會打仗那是最好的一門手藝,比什麼都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