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派教會的年輕牧師卡爾—路德維希—尼采出生於一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教授過神學。他妻子的父親和祖父也都是牧師。
牧師和他的年輕的妻子盼了四年才生下他們的頭胎子。他出生在1844年10月15日,恰巧與國王生日是同一天。這種巧合令父親更加高興。“哦,10月,受到祝福的10月。”他在教區的登記簿上寫道,“你在過去的日子裏曾用歡樂將我淹沒,但是在你帶來的所有歡樂中,最深沉最重要的莫過於我為我的頭胎子洗禮……我的兒子,弗裏德裏希·威廉將是你今世的名字,以紀念和你同日誕生的高貴恩主。”
不久以後,這孩子就有了一個弟弟,接著又有一個妹妹。村裏一些婦女還記得弗裏德裏希的幼年,以及尼采家庭早期一晃而過的快樂時光。弗裏德裏希學說話很慢。他總是用嚴肅的目光注視著一切,不發一言。他兩歲半的時候才說會了第一句話。牧師深愛這個沉默安靜的兒子,總是喜歡在散步時把他帶在身邊。弗裏德裏希·尼采從來沒有忘記過當父親那雙強有力的大手緊握著他的小手漫步的時候,遠處隱約的鍾聲在布滿小池塘的廣闊平原上空回蕩。
不幸很快降臨了。1848年8月,尼采的父親從自家門口的石階頂上摔倒了,頭部猛烈地撞到了其中一級石階的邊緣。這次撞擊招致了一場可怕的疾病,也或許是加速了原有疾病的逼進,對此人們實在難以作出斷言。總之,路德維希·尼采失去了理智,並經過一年的神誌不清和體力衰竭,最後去世了。當時尼采才四歲。在這段不幸的日子裏發生的各種事件都在他心靈裏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夜的報警聲,房子裏的哭泣聲,密室裏的恐怖,死一般的寂靜,盡情宣泄的悲傷,喪鍾聲,讚美詩,葬禮上的布道,深深埋在教堂石板底下的靈柩。對這類事件的了解對他而言來得過早,他為此深受震動。夜晚,他的睡眠常被夢幻打攪。他對某些早年的災難肓著預感。
這年春天,牧師的遺孀離開了教區住宅,移居到薩勒河畔瑙姆堡附近的小鎮上,這裏離她自己的親戚近一些,他們就住在相鄰的鄉間。她丈夫的母親和姐姐也搬過來跟她一起住在一幢小房子裏,一開始還處在悲:南中的孩子們對此也慢慢習慣了。
瑙姆堡是個為王室效忠的城市,受到霍亨索倫王室的眷顧並效忠於他們的王朝。由官僚和牧師組成的資產階級上流社會跟他們的家屬和幾個鄉紳住在長滿綠草的城牆內,城牆上有五道城門,一到夜晚它們就關閉了。他們的生活刻板嚴謹,井井有條。都市教堂裏的鍾聲一旦敲響,就會響徹整個小鎮。是這鍾聲把它叫醒,送它入眠,召集它去參加國家和宗教的節日典禮。作為一個孩子,尼采的生活也是刻板嚴謹、井井有條的,他的天性與瑙姆堡的習俗一拍即合,同時他活躍的心靈也敏於發現新生活裏的美好。閱兵儀式,有風琴伴奏和合唱的宗教典禮,盛大的周年慶典都令他讚歎不已。每年一度的聖誕節的來臨都會令他深受感動。他的生日雖然不能像聖誕節那樣深沉地打動他,卻是給他帶來巨大快樂的源泉。
“我的生日也就是我們敬愛的國王的生日。”尼采這樣寫道,“在耶一天,我總是被軍樂聲喚醒,接著收到各種禮物。慶祝儀式很快就結束了,然後我們一塊兒去教堂,盡管在那裏聽到的布道詞並不是針對我一個人的特別祝福,我卻總是挑選其中最好的言論自我嘉獎。接著我們全部聚集在學校,以便慶祝這個重大的日子……集會結束之前,大家會合唱一支優美的愛國歌曲,接著主持人宣布散會。接下來的時刻是我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我的朋友們來了,我們一塊兒歡度快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