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第10章 後記(1 / 1)

各位讀者,覺得這部『吸血殲鬼』怎麼樣呢!?要接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還隻玩過

『Phantom

of

Inferno』

而已。

雖然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但那時候真的完全想像不到呢……之後拿到遊戲的劇本時,沒想到換算成輕小說後竟然快要一千五百頁……證實了這件事之後,我曾在一瞬間心想:逃跑算了(笑)。

如今想來,正如同在上集的對談中虛淵老師提到過的,與「Phantom」比起來,「吸血殲鬼」是以台詞為中心的『遊戲製作方法』,所以內容相當充實,因此『輕鬆、玩家容易上手』。就算故事本身的密度增加了,也絕不會有損於遊戲的有趣性。

輕小說有一千五百頁的話,就像是井上靖的「しろばんば」三部曲集成一本書、或是京極夏彥的小說上下冊合在一起。總之,這種份量的書若不下定相當的決心,是讀不下去的。

當我嘖嘖稱奇地讀著劇本時,心想:「視覺性小說……話說回來,遊戲的架構還真是了不起啊——」從超級任天堂的時代開始,前後大約十年都在業界混口飯吃的我,抱持著這種事到如今才出現的感想,同時思索著該怎麼整理這些劇情。有幾天都因此而停止思考。

畢竟虛淵老師的原腳本,講白一點(應該是說,對於我這個執筆者而言,就像是個詛咒的源頭(笑)),就某方麵而言十分犀利又毫無贅字。

而且這之中又要加入戰鬥場麵,就非得著墨加入描述文才行……

結果重新製定出來的方針是:「讓小說的內容能夠製成OVA三集左右的動畫,或者以上映為前提可以改編成電影版,就依這樣的基準來描寫吸血殲鬼的書中世界吧。」

與其隨便將所有的故事劇情都加以刪除減化,不如找出其中印象深刻的情節,在某些程度下將它們自由組合,再提筆重新寫故事,不過依然要保持遊戲的主要結構——於是就變成這樣。

而這樣子所完成的本書呢,盡管慘遭我隨心所欲地刪除貼上,幸好編輯部那邊和虛淵老師都沒產生太大的反彈,得以順利地進行至出版發行的階段。真是謝天謝地。

——因此呢,雖然我並不打算讓這本書偏離吸血殲鬼的世界,但同時也沒有完全遵照那些故事的發展。

不過盡管找出了印象深刻的情節,還是有許多作為一個連結性故事時,無法銜接進來的一些橋段(像是繆拉與弗利茲之間的關係,還有其他眾多的合成吸血鬼們)。

——所以,如果是透過這本書第一次認識到吸血殲鬼、或揔太的故事的讀者們,可以的話也請你們玩玩看遊戲。不過由於遊戲是18禁的,勉強你們玩也不好。但這是一個身為吸血殲鬼迷的請求,倒不如說,是基於『很可惜』的心理而向你們提出的『推薦』。

在遊戲之中,有著足以與庫克羅斯﹒德安以及渣古尼羅(ZAKRELLO)

(注:庫克羅斯德安「ククルス

ドアン」為最初的機動戰士鋼彈中的一敵軍名稱。而渣古尼羅「ザクレロ」是在同一動畫中出現的虛構兵器。)匹敵的某些東西在等著你們喔(部分純屬謊言)。

最後,我要感謝這些人:讓我任意處置猶如他親生小孩般作品的虛淵老師、在我舉辦的座談會中拿出原稿後,似乎陷入了自我厭惡的插畫家山田老師、為了『出版書藉』而精心設計了各種編排、同時為了不習慣長時間工作的我,而增加了許多無謂工作的責任編輯難波江先生。還有,麻煩他和我一起校稿的作家前輩——雨宮淳先生和朋友簾徹之先生。在此獻上我的謝意。

種子島 貴(遊戲企劃

兼 小說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