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作,望大家多多支持,多點擊、多收藏、多推薦、多提意見。套用句老話,如果覺得本書不成熟,請先放在書架上,我會慢慢修改的,給大家一個盡量完美的答案
—————————————————————
大海,天生是屬於勇者的。
天生屬於熱愛自由的男人。
——哥倫布
許多年以後,王景仁站在海邊,看著美麗的夕陽漸漸沉入海裏。他英雄遲暮般的蹲了下去,用手在沙灘上劃出一個“明”字,突然仿佛又聽到了那船上整齊的號子,回到了自己的年輕的時候。
時間就像匹駿馬,馬不停蹄似的往前,一轉眼人就老了。王景仁心裏想道。
幾十年前,王景仁踏上了大明下西洋的寶船,在一個冬夜,經曆了人生中最奇異的事情。從那時開始,他和他的夥伴就與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事跡分道揚鑣,開始了另一段雖然沒有記入史籍,但卻同樣驚險的奇異經曆。
時至今日,他常常也會在夢中,看見平靜的大海之上,突然湧起的一個個海怪;看見那些從來未曾被人發現過的奇特人種;看見那些早已被人遺忘了的名字和世界;看見那深藏在大海深處,邪惡的眼睛。
一切,都要從大明永樂四年冬天的那個晚上開始說起。
那是一個海上傳奇英雄誕生的開始:*********
1406年冬,南洋爪哇國海。
一輪明月照著風平浪靜的大海,月光之下六十二艘巨大的寶船正在快速的向北航行。寶船上雕龍刻鳳,每艘船長四十丈,闊十八丈。船上無不掛滿龍旗,旗上寫著巨大的“明”字。雖是夜晚,可依然能看見一群群水手在船上忙碌,迅速的變幻著四角帆,讓寶船如一條長龍海獸,在廣袤的大海之上飛翔。
領頭的一艘寶船最為巨大,如一座海上的城市。在這城市之上,屹立著一位麵無胡須,威武非凡的男人。他正站在船頭龍首雕像之後,負手而立,若有所思的看著前方的海麵。
此時男人身後的舵倉中走出一人,此人身高八尺,長發披肩,相貌俊美。他走上甲板,輕輕地來到無須男子身後,躬身說道:“大人,夜深了,您早些歇息吧!”
無須男子並沒有轉身,而是從聲音中就聽出了這人就是王景仁,徐徐說道:“是景仁啊,你吩咐下去讓其他人先去睡吧,我還不困。”
王景仁看見無須男子似乎心有所思,又朝他走進了一點,小聲的問道:“大人今天心事重重,莫非是因為我們此行已走回路,卻還沒有找到關於建文帝的消息?”
無須男子道:“非也,想我鄭和乃一介平民,蒙聖上青睞,平步青雲,做了這天朝船隊的正使,定當為聖上分憂,努力解決建文帝失蹤之事。無奈此事甚為飄渺,找不到消息也是自然。聖上也對我說過,盡力而為,揚中華之威為大,尋綜之事次之。因而我並未為此事過多擔憂。”
原來這名無須男子,正是後來七下西洋,名垂千古的大明船隊正使,大英雄鄭和。王景仁聽完鄭和的話,不解的問道:“那大人所慮何事?”
鄭和道:“不瞞你說,越是接近大明國土,我越是又種莫名的擔心,我們此行已兩年有餘,十分順利。怕不要在此時出什麼事情為好。”
王景仁心有所感。他是船隊上地位僅次於鄭和的副使總管王景弘的族弟。生於閩南海商之家,自己小時候也曾經多次出海,大明附近海域海盜雖然極少,可暴風雨王景仁還是經曆過不少的。大海之上情況常常是變幻無常,但像這次下海宣揚國威這樣,兩年多來都十分順利,連場風暴都沒遇見的情況,卻是非常少見。太平靜了,大軍從蘇州劉家河下海,過海峽,到占城,去爪哇,至文萊,最後到滿刺加,一直都是順風而行。前兩天回到爪哇國,爪哇國王還殷切的款待了船隊,完全不像傳說中此國王吝嗇刻薄的為人。王景仁想到這裏,不覺感到了一絲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