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知道劉邦從內心深處懼怕並嫉恨自己的才能,於是,常常借口生病,不參加朝廷的朝見和廷議;並因漢高祖劉邦借故尋隙,罷免了自己的楚王封爵一事心生怨懟之情,平常呆在家裏都覺得心懷鬱悶,頗為不快;更以和絳侯周勃、灌嬰等人地位相等而感到羞恥。
有一次,韓信偶然去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誠惶誠恐地跪拜迎接,對韓信自稱臣下,說道:“真是想不到,大王竟肯屈駕光臨臣的寒舍!大王是當世戰神,名動天下,四海盡知,得能眷顧,蔽府上下蓬蓽生輝,深感無尚榮耀!”
韓信聽罷,笑道:“將軍不必拘禮。我現在是淮陰侯,早已沒有王爵了!”
樊噲伏地磕頭道:“你在我樊噲麵前永遠是大王!”
韓信歎了口氣,慘然一笑道:“總算還有人知道我韓信的功勳啊!”
臨走之時,樊噲又跪著送行,低著頭不敢仰視,韓信瞧著樊噲畢恭畢敬、誠惶誠恐的樣子,實難想象這位樊噲將軍曾經是縱橫沙場,斬將搴旗,勇冠三軍的猛將,不禁莞爾,遂走出門去,大笑道:“我韓信如今竟與樊噲等人為伍了!”
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和韓信在一起談論諸將才能的高下,韓信一一細說,眾將各有不同。
說到後來,劉邦就道:“像朕能帶多少兵馬呢?”
韓信一本正經地道:“陛下隻不過能帶領十萬人而已。”
劉邦一怔,就道:“那你能帶領多少呢?”
韓信從容不迫地道:“臣帶兵作戰,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劉邦笑道:“多多益善!那你怎麼會被朕所擒呢?”
韓信詭秘地一笑,說道:“陛下雖然不善於帶領兵馬,卻擅長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驅遣的原因。何況陛下是屬於那種‘天命所歸’的大才,所謂天縱英才,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劉邦聽了,不禁開懷大笑了起來。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七年)秋,匈奴冒頓單於不斷率軍進犯漢朝的疆域,燒殺掠奪,侵擾民眾,韓王信派兵抵禦,竟爾接連犯挫,還被匈奴軍隊包圍在了馬邑。
韓王信多次派遣使者到匈奴軍中,要求和匈奴和解,並迅速派人進京向劉邦求援。劉邦聞訊,當即派出部隊增援韓王信,但他得知韓王信曾經多次派遣使者到匈奴軍中密談議和,可能有反叛漢朝之心,就派遣使者去斥責韓王信。韓王信害怕劉邦有誅殺自己的意思,就在這年九月間在馬邑投降了匈奴。匈奴單於冒頓得到了韓王信所部軍馬,聲威更盛,遂乘勢帶兵向南越過句注山,攻打太原,一直打到了晉陽。
劉邦驚悉邊關急報,頓時大驚,當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討抵禦匈奴和征討韓王信的大計。
劉邦道:“當初,朕因為韓王信有才能而且勇武,倍加信賴,所以把太原郡三十一縣劃為韓國,遷徙他改轄太原以北的地方,就是為了抵禦匈奴胡人的進犯,不想如今他居然投降了匈奴,務須剿滅!朕有意親率大軍前去誅殺韓王信,蕩平匈奴。”
陳平道:“皇上乃是一國之尊,不可輕易出征。對付匈奴和韓王信隻需派遣一名大將率軍前往就行了。”
劉邦點了點頭,環顧群臣,問道:“哪位愛卿願意去征伐韓王信呢?”
樊噲和酈商應聲而出,躬身奏道:“臣等願意前往。”
劉邦看了他們兩個一眼,淡然一笑道:“韓王信智勇過人,久曆戰陣,如今更得匈奴冒頓之兵相助,你兩個自信可以一舉擊敗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嗎?”
酈商與樊噲對望了一眼,他們平時素知韓王信之能,均感都無絕對的把握擊破韓王信,隻得回道:“臣沒有必勝的把握!”
劉邦喟然歎道:“你等退下,征討韓王信和匈奴一事關乎國威,絕不可出現什麼疏忽失誤,唉,還是朕親自勉力一行吧!”酈商和樊噲低頭退回了下去。
左丞相曹參出班秦道:“臣保舉一人足破匈奴和韓王信。”
劉邦聞言大喜,矚掃曹參道:“曹丞相舉薦何人呢?”
曹參道:“淮陰侯韓信用兵如神,蓋世無雙,攻必取,戰必勝,未嚐一敗,曾被皇上譽為‘戰神’,足可獨當一麵,如此人才,皇上為何不用呢?”
劉邦聽他保薦韓信,心中若有所思,遲疑道:“淮陰侯的確是個大才,隻是他自從離開楚地之後,一直稱病不朝,不知道他肯為朕分憂嗎?”
曹參笑道:“據臣所知,淮陰侯所以抑鬱,那是無仗可打,無敵可殺罷了!請皇上下詔讓他率軍出征就是了。”
劉邦欣然道:“有戰神韓信掛帥出兵,朕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命人傳旨讓韓信整頓軍馬,準備出擊太原、晉陽,征伐韓王信和匈奴。
韓信接詔大喜,立即調集各路軍馬彙聚京師,整裝待發。
這時,陳平悄悄人見劉邦,說道:“陛下真的要韓信出征嗎?
劉邦有些不解地道:“怎麼了?朕已經下詔命他調聚軍隊了,這還有什麼可疑慮的嗎?除了韓信,朕還真的想不出第二個人足當此任的。”
陳平道:“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留意韓信的舉動,臣發現他所招聚的幾路軍馬全是他當年的舊部,有孔熙、陳賀等人,都是勁旅精銳啊!而且,韓信經常把這些人召到自己府中縱酒暢飲,看那神情很是得意,陛下不覺得韓信這些舉動有什麼異常嗎?”
劉邦聽了,頓時一驚,爽然若失,顫聲道:“莫非韓信還有什麼不臣之心?”隨即又搖頭道:“朕料他不會謀逆!他在齊地、楚地之時擁有重兵,左右著天下的局勢,那時他尚且忠心不貳,誓不謀反,現在也不會!”
陳平道:“常言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臣也不希望他有什麼非分之想,可是,他為什麼總是調集自己的舊部勁旅呢?而且大軍十五六萬人,幾乎已是全國半數軍馬了,若有變故,怎麼得了?以韓信的大才,誰能抵擋呢?陛下切莫等閑視之啊!縱虎獵兔,隱患實大!請陛下三思而行。”
劉邦遲疑了一會兒,略一思忖,拿定了主意,說道:“你所疑慮的也不無道理!哦,既如此,朕不用韓信,禦駕親征便了。”
隨即,劉邦召韓信入宮,溫言道:“朕聽說你籌備出征,把你自己當年的舊部孔熙、陳賀、柴武等人所部都集結過來了,有十五六萬之眾,而且都是精銳啊!”
韓信聽他語氣有異,顯然是在懷疑自己有所圖謀了,不禁爽然若失,說道:“戰爭是國之大事,不可不慎。臣調集舊部精銳是為了將帥熟悉,一戰決勝;而且韓王信智勇兼備,深通用兵之道,絕非等閑之輩,更兼匈奴冒頓單於雄兵四十餘萬,驍勇善戰,勢大威猛,臣擔心兵少不易製敵,所以才聚集了十五六萬人馬。”
劉邦道:“朕明白這些,也很信任你,可是眾人嚼舌,朕也要給他們一個解釋啊!”
韓信謝道:“皇上英明。”
劉邦又道:“此番出征西北,強敵勢大,幹係非輕,而且天寒地凍,軍旅困苦,朕顧念你近來身體欠佳,恐不耐風寒,因此嘛,這個……這個……”
韓信聰敏過人,聽他如此說,登時就明白了一切:劉邦顯然是在疑忌自己重掌兵權啊!當即慘然一笑道:“陛下關愛臣下,令臣感激涕零,自感榮寵有加!但臣的身體近來多病,難當大任,就此懇請解除兵權,居家養病。”
劉邦聽了,很是開心,麵上掠過了一絲欣慰,接口便道:“如此甚好。”
韓信惦念對匈奴的戰事,遂建議道:“匈奴鐵騎剽悍,必是一番惡戰,陛下如若親征,須得小心應付才好。”
劉邦笑道:“你猜得很對,諸將之中沒有獨當一麵的帥才,朕這次正要親征西北邊陲,掃平匈奴。”頓了一頓,又溫言道:“朕留你在京師,還有一件大事托你解決。”
韓信微感吃驚,道:“皇上但有所命,臣萬死不辭。”
劉邦笑道:“這件事情對你而言那是駕輕就熟,手到擒來。可是,這件事對我大漢朝而言,卻是奇功一件啊!”
韓信道:“陛下莫非讓臣整理曆代兵法,梳理彙總?”
劉邦大笑道:“人言韓信絕頂聰明,果然如此啊!培養將才離不開兵法,國家幾經戰亂,兵書典籍散失殆盡,甚是可惜!如今,留侯張良也稱病在家休養,你二人最通兵法,朕已下詔給他,命他佐你整理曆代先賢的兵書戰策,功在當今,澤被後世啊!朕還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用兵之道寫下來,輯錄成書,流傳千古。”
韓信領命,當即告退出宮去了。隨後,韓信與張良一起整理了西漢初年之前的曆代兵家著作凡一百八十二家,取其精華,整理完善了三十五家兵書;此外,韓信還製定並完善了軍中的律法。同時,韓信還寫出了自己的兵書《韓信》三篇,可惜後來竟亡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