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掘墓(三)(2 / 3)

“你當咱這是在打仗呢?彈藥管夠是吧?你倆合計個辦法,不管咋樣,就算炸個洞也得鑽進去人,時間不多了,得快些!”查文斌這下是真沒開玩笑,臉色凝重地看著遠方,他覺得裏麵一定有很重要的東西。

超子拿過炸藥包,走到門前,比畫了一下位置,看著那色彩絢麗的漢代漆藝,他小子還不忘記調侃一聲:“再見了,國寶!”拔出腿上的匕首,先在門上大致找了個位置,然後開始鑿門,這裏必須要設計一個爆炸點,要讓炸藥的力氣全部往裏衝。

半小時後,這鐵皮一般堅硬的木頭上終於讓他刻出一個凹槽來,剛好可以放上那幾段炸藥。用木棍頂上之後,接好雷管和導火線,幾個人得撤啊,萬一把這裏給崩塌了,那不得活埋了?重新回到地麵之後,查文斌用火折子點燃,沒過多久,下麵“砰”的一聲悶響,接著便是濃濃的火藥味從那兒傳出,等散盡這些味道又過了半小時,查文斌這才說道:“都給我拿好家夥,下去的時候小心點,不該碰的東西千萬別碰!”說完,這一回,他抱著黑子第一個跳了下去……

墓內還彌漫著陣陣硝煙,視線也不太好,幾個人奮力用巴掌驅散著周邊的煙霧。等煙霧散得差不多了,他們這才從陪葬室裏走了出去。

那扇大門如超子計算的那般,厚實的門板上被炸出了一個大洞來,大小是一個成年人能夠爬得進去的。超子自告奮勇地要第一個進去,理由是他下過的古墓無數,有的是經驗,不過就這底氣他還是拔出了那柄從不離身的匕首,反手握在掌心。

餘下的幾人魚貫而入。裏麵的情況果真別有一番天地。

不得不說這個墓的設計者簡直是一個天才,在這主墓室裏修建了一個小水池,麵積大概是四米×四米。要說這水池設計的精妙之處在於看不見水的源頭,也看不見這水的去處,從主墓室的那一頭,地上出現了一汪水,順著地勢被引到了中間,形成一個圓。然後又在圓的這一頭修了一條出水口,重新循環到了頭部,而那些閃著光亮的水就這樣在其中緩緩流動著,無聲無息。

查文斌向前走了一步,低頭看了一眼腳下的“水流”,突然喊道:“不好,這裏我們恐怕待不久了,這不是水,而是水銀!”

查文斌又稍稍站遠了些:“用水銀的作用一個是氣勢,另外就是保證屍體不**,還有一個額外的作用就是用來對付土耗子,水銀在空氣中時間久了會蒸發,進入墓葬之中的人不知不覺地吸入了這種氣態金屬之後,就有可能喪命,從現在起都拿布條子裹著臉部,要先把布打濕了。”

對於用水銀下葬,在中國最出名的莫過於秦始皇了。據說他在自己的皇陵裏用水銀堆出了江山的河流和湖泊。另外,在春秋戰國的貴族墓塚中,以“水銀為池”的並不少見,但像這樣能做到循環的至今還是第一例。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液態水銀的流動等於是一台永動機,至少目前還沒有發現推動它流動的外力在哪裏。不過曆史之所以成為曆史,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全麵了解曆史的真相。

在那水池邊上,一尊巨大的棺槨橫架其上,下麵是兩根水桶粗細的木頭,棺槨就安安靜靜地躺在其上。

這嚴格來說是槨,也就是包在棺材外圍的那一層東西,這具槨是用天然的木板用榫頭拚接起來的,並沒有上油漆,而是保持原始的木頭本色,雖然樸素,但卻讓人覺得十分莊重。

查文斌伸出三個手指頭,又雙手作了個交叉,意思是在這裏他們最多隻能待半小時,否則就有可能汞中毒。

“開棺!”查文斌喊了一聲,三個男人一起小心翼翼地走過木頭,準備爬上那槨,超子無意之中低頭看了一眼,這棺材下麵怎麼還有根鏈子?一直拖到水池裏。他那人就是喜歡惹事,這一次自然不會例外,很順手地拿著手上的撬棍打了一下,鏈子紋絲不動。

“文斌哥,我敢說這下麵還吊著個東西。”雖然隔著布說話不是那麼清晰,但是他的動作查文斌卻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