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學青年(1 / 3)

第八章文學青年

初一下學期,汪國真的詩在學校流行起來,段老師在課餘時也常會向大家讀兩句: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隻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隻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隻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來二往搞得21班的文學氣氛便很濃。在段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就經常的寫個詩了、小說了。逢到有比較好的作品,段老師還會拿到課堂上念念,使得大家創作的積極性更高了。這其中呢,阿斌表現的最熱烈,成果也很豐碩,時常受到段老師的表揚。

阿文因為家庭的變故,在班上就越發的寡言少語了,他不知道和同學們聊些什麼。他隻覺得說一些空洞娛樂的話,很沒有意義。雖然媽媽不知疲倦的勞動,努力使爸爸生病的影響不給孩子們留下陰影,但恰恰是媽媽那樣的勞累讓阿文始終心痛不已,在他還未成熟的心靈裏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使他始終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輕鬆釋懷。他多麼希望媽媽能清閑安逸的享受生活,而不必像現在這樣每天起早貪黑的忙碌。但阿文卻什麼也做不了,他改變不了目前的現實。阿文隻能不去想,他越來越不願意回家。

一街的六姑姑家離新中學很近,阿文就選擇在上學的日子裏中午放學後去姑姑家吃飯。姑姑有兩個男孩,一個10歲,一個8歲。對於表哥的到來,他們都很高興,吃完飯後就和表哥玩。就這樣開心的過了一段。但時間一長,姑父就有意見了,再去時就時不時的給個臉色看,阿文就不好意思老去了。但還是隔三差五的就跑去,隻不過吃完飯不再停留馬上就走,姑父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就這樣阿文過著飄忽的生活,他不想麵對現實,卻無法擺脫現實對他的影響。

這種生活的體驗,使阿文早早的經受了生活對於心靈的磨練。因此阿文寫的作文也好,詩歌也好,總能比同學們顯的深刻現實。段老師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他驚訝阿文小小年紀竟能有如此的對生活的認識。也很欣喜,覺得阿文是個可塑之才,因此便經常的重點關心指點一下。這讓阿文覺得很溫暖,段老師一直像神一樣的在他心裏,能這麼接近和注意自己,阿文感覺充滿了動力。在初一下學期,阿文的語文成績一步步上升,寫作能力也大幅度提高,在學期中間的一次測驗中,阿文考了21班的語文課第一名。

一旦考試當上第一名後,你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了。阿文好像也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第一名帶給他的榮耀和其他同學的尊重,讓他非常享受。他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課本中。在課本中他找到了心靈的安慰,找到了一片屬於他的天空。

一天課間,阿文正在教室裏寫作業,段老師從外麵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張畫報。段老師走到阿文跟前,把畫報就遞給了阿文:“看看吧,一定要參加啊。”

阿文拿過來一看,上麵寫著:“‘春蕾杯’邯市有獎征文大賽”。

阿文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問段老師:“段老師,這是什麼意思啊?”

“那不寫著呢嗎,征文大賽!要你們寫文章參賽!”段老師回應。

“怎麼參加呀?”阿文還是不明白。

“沒看上麵寫著呢嗎,寫散文、小說或者詩歌都行。你寫吧,寫好後交給我,到時候我給你寄過去。”段老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