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革命:第1-7章
1. 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本章所引凡未注明者,均同此。
2. 彭城即今江蘇省徐州市。古人以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為南楚,吳(今江蘇省蘇州市)為東楚,彭城為西楚。
3. 這三個王國分別是雍、塞、翟。
4. 見《資治通鑒·卷六》。
5. 見《史記·秦本紀》及注,下同。
6. 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一卷《祖先》。
7. 請參看《古文字詁林》第九冊第747-749頁。
8. 請參看《史記·秦本紀》及注,史為樂主編《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9. 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第199頁。
10. 《左傳·定公四年》稱,晉國始祖唐叔虞的政策是“疆以戎索”,也就是按照遊牧路線規劃道路,或者按照戎狄習俗分配牧地,而非按照周法分配耕地。
11. 見《史記·秦本紀》。
12. 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五卷《從春秋到戰國》。
13. 《史記·秦本紀》在敘述商鞅變法時稱:“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狄遇之。”
14. 請參看《史記·商君列傳》、張蔭麟《中國史綱》。
15. 請參看《史記·秦本紀》、張蔭麟《中國史綱》。
16. 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五卷《從春秋到戰國》。
17. 商鞅規定秦的爵位為二十級,其中最低的一到五級用於獎勵士卒。所謂殺敵一人晉爵一級,應該在這五級之內,不可能殺二十人晉級到徹侯。
18. 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一卷《祖先》。
19. 請參看拙著《費城風雲: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20. 《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說法是“秦初並天下”,《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說法是“秦兼天下”,出土文物“秦始皇銅方升銘文”的說法是“二十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邱隆、丘光明等《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
21. 許慎《說文解字》。
22. 請參看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
陳勝造反:第8-13章
1.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
2. 請參看柳宗元《封建論》。
3. 賈誼《過秦論》。
4. 以上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參見《史記·李斯列傳》。其中“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一句,《秦始皇本紀》作“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
5. 杜牧《阿房宮賦》。
6. 見《史記·項羽本紀》。
7. 關於陳勝事跡均見《史記·陳涉世家》。
8. 請參看傅樂成《中國通史》,台灣弘揚圖書公司。
9. 賈誼《過秦論》。
10. 秦代是否有陳郡,學術界有爭議。本書據譚其驤《中國曆史地圖集》、史為樂《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11. 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同時參考《陳涉世家》,下同。
12. 據《資治通鑒》卷七,大澤鄉起義是在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的下屬武臣自稱趙王是在八月,故可推算。
13. 以上均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14. 見《史記》之《陳涉世家》與《田儋列傳》。
15. 以上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16. 見《史記·陳涉世家》。
17. 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18. 請參看張蔭麟《中國史綱》。
19. 見《漢書·刑法誌》。
20. 見《史記·陳涉世家》。
21. 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22. 見《史記·陳涉世家》。
23. 見《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