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後記:翻案文章與整理國故(1 / 1)

現在的傳記有一個趨勢,翻案的作品非常多,往往評定一個曆史人物和一段曆史史實,總是要和之前的結論反著來。之前是讚揚,現在就使勁去批評;之前是批評,現在就轉而找理由去讚揚。因此,曆來是奸雄的曹操,現在成了聖人;荒淫無道的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現在成了自由的象征,甚至連嶽飛和秦檜,這種已經不再成為問題的人物,現在評定他們居然也成為問題了。

這種做法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在20世紀20年代,胡適開展的“整理國故”運動,他所主張的同樣也是重新評定一切事物的價值。胡適的目的在於用科學的手法,打倒傳統文化之中害人的舊權威。通過他所提倡的“整理國故”運動,大家對舊有的文化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來看了,楊朱和墨子不再是禽獸了,功利主義者不再是卑鄙無恥了,儒家傳統也不再是那麼高高在上了。

在“整理國故”運動中,大家所專注的是,考慮問題必須要用科學的方法,擺出事實和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到了現如今,大家寫翻案文章,隻是為翻案而翻案,問題原先的結論明明是正確的,也非要翻案不可。如果說曹操是一個英雄,那還勉強說得過去;說朱厚照是自由的象征,則在胡說八道了;至於說秦檜的賣國是在為國家謀福利,這根本就是在挑戰人類的正常三觀。

如果我們不了解曆史事實,很容易被一些表麵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講到秦檜的時候,有人力證,他的做法的確有功於國。這些人舉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論述秦檜的種種功績,什麼力存趙氏、力主和議、削奪兵權、建設東南雲雲,但是如果對曆史事實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作為一個作者,我深深地明白這種翻案文章為什麼這麼普遍。有一位編輯曾向我道出其中的奧秘,他說,隻有像這類翻案文章,提出新的見解的稿子,才容易產生影響,獲得大家關注。大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翻案的作品就一部接著一部出來了,以至於大家完全不顧事實,開始閉著眼睛寫翻案文章了。

要給曆史翻案,那真是太容易了,隻要會諸如斷章取義、移花接木之類的方法,隨便找出一些資料,通過巧妙地組合,很容易就能寫出一部這樣的作品來。對學術而言,發表不同的觀點,也是重要的,但完全不顧事實,把嶽飛和秦檜的地位倒過來評價,這就太過分了。胡適說:“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人打扮也就算了,但我們至少要認識到,曆史是個小姑娘,現在我們卻無視這一點,把它當作小夥子來打扮,萬一姑娘們看了,對它產生感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