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清晨,寧靜的村莊炊煙徐徐,朱偉向往常一樣對著屋裏大喊一聲:“奶奶,我上學去了。”隨後並和弟弟背上書包飛快的離開了家。村裏有條土路直通學校,路上已經有很多年紀輕輕的小孩三五成群的追趕著、談笑著,麵龐充滿著童稚般的歡樂。
朱偉和弟弟朱明在一個班上課,農村學校條件不好,很多高齡孩童都擠在一個教室裏上課,五年級的學生擠在其他年級裏很正常。第一節課時,校長出現在教室講台上:“朱偉、朱明、杜洋洋......你們帶學費來了沒有?帶來學費趕緊交上。”於是,剛才點到名字的同學開始上去交錢去了,唯獨朱偉和弟弟站在台下一動不動。“朱偉,你和你弟弟怎麼不上來交錢?”校長臉黑了。“什麼,忘記帶了,多少次了,回去,你和你弟弟什麼時候想起帶錢什麼時候來上學!””哦~嗬嗬嗬~”在一片哄笑聲中,朱偉和弟弟拿起書包出去了。
“哥~去哪?”朱明問道
“不知道!”
“我們不回家去嗎?”
“現在不回去,等中午放學後才回去。前麵有個草堆,我們過去睡會兒。”
“嗯~”
朱偉的父親去城市打工了,母親在弟弟出生的時候離世了,爺爺在朱偉五歲也離開了,現在家裏就隻有奶奶和朱偉朱明相依為命,朱偉和弟弟成了新中國第一批留守兒童。在九五年的農村,還沒有瓦屋樓房,還沒有電話,父親離開後就很少有音訊,除非在父親回來的時候,才難得和父親說上幾句話。
朱偉家裏很窮,雖然那時候的農村基本上相當,但是,一個沒有勞動力的家庭經濟會更差一點,畢竟村裏其他人還種田,交了農業稅後剩餘的都是自己的。而朱偉父親原本也是種田相安本分,自從被政府以各種名目農業稅強行拿走家中所有糧食和耕種拖拉機時,家境一蹶不振,可笑的是帶人拉走糧食和拖拉機的村政府書記還是朱偉的親大伯。
“哥,差不多到放學時間了,我們走吧,一會兒被二春子他們看到又要笑咱們了。”
“恩,回去吧!”“回去的時候,不要和奶奶說學校把我們趕出來不讓我們上課這件事,知道了嗎?下午我帶你去釣海蝦、捉魚。”
“恩,知道了,哥!”
誰也不知道此事朱偉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朱偉的爺爺之前是村裏的木匠,是附近十裏八村有名的能手,誰的家裏缺個凳子椅子或者家裏辦喜事都要找他爺爺幫忙,而父親也是村裏唯一的懂得機械維修的人,現在倒好,家境中落,門庭冷卻,家裏出事沒有一個願意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