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3)

盤古開天,混沌初開,宇宙間出現了六大陸地,三大星洋。

轉眼五萬七仟元會過去,經曆數次天地混元無量量劫後,原本的六大陸地,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六大主世界,三千輔世界。

而在這些世界與世界相連接的是一條條銀灰色的星河,宇宙間各有所屬,各有各自的龐大的霸主勢力統禦,這些霸主勢力以強大的靈器守護諸天萬界。

兩萬年前,正值佛陀涅槃後的正法時代,大量的聖人類從仙界下凡,他們自稱為修士,技高者被奉之為神,因仙界的修煉材料稀少前來凡間搜取,更希望可以在凡間占有一席之地。

轉眼叁仟年過去了,經曆了大大小小各類繁瑣事件後,這些聖人類與凡間女子相結合,誕下半人半仙的血脈。

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類血脈變得漸漸越來越稀薄,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甚至有些人早已退化成普通的凡人血脈,但就是這樣人,由於他們曾經擁有修士血脈,體內充盈著那一絲絲靈氣,因而在某些方麵天賦秉異,創造出一次又一次所謂的奇跡。

又或者有些依靠自身力量摸索出些道道的武者,一次又一次激發血脈之力,使其變成更加精純,更有甚者超越先祖,成為淩駕一方的蓋世強者。

這些人因逆天而行,行一切不可逆之事,違反天地規則而被降下一次次懲罰,這些懲罰被稱作災。

天降劫罰施予人,試圖將一切違規者毀滅,非大毅力者不能過,此類中人被稱為仙。

因此,一係列另類的修煉法門便從這些強者手中誕生,無數修真派係隨著這些人淩駕一方輔食界而被或多或少零散的傳入諸天萬界。

許多修煉多年的老怪,由於境界一直停滯不前,為追尋更強大的力量而放棄原來自己的道,改修他人的法門。

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渡劫失敗之輩,看到別人成功了,便西施效顰,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他一樣,甚至超越他。

在凡間,修煉境界大概分為淬體境、凝氣境、開光境、聚元境、胎碎境、破妄境、應感境每個境界又分初期、初後期、初期大圓滿、中期、中後期、中期大圓滿、後期、半步後期大圓滿和大圓滿,其中淬體境分為六重,不過也不乏某些天才翹楚達到第七重境的,隻是極為罕見而已。

這些對於那個像法年代的人來說都不是秘密,都是刻骨修煉,力求有朝一日可以白日飛升,去看看天外的風景。

因武者修煉到了開光境這一步,基本上便勉強算是到達仙境,故而凡是到達開光境之人被稱為修士,這一境界之人往往可以溝通天地,能夠簡單馭動器寶,初曉大道規律,從而開辟自己的修煉法門。

然而,上天對世間萬物都是公平的,對於這一類人同樣也是需要等價交換,因此降下劫罰考驗此類中人,同時也是試探,若能抵擋住劫罰,便是得到上天的許可,從而存在於這片天地,若不能渡過,要麼灰飛煙滅,從此隕落,連渣都不剩,一切足跡全部化作回憶。

要麼僅剩一縷縷魂絲苟延殘存著,如此這類許多為了生存的天資卓越之輩便開始挖掘他們的聰明才智,嚐試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終於摸索出一些方法。

因這類方法極為歹毒,甚至隨時可能遭受業報之苦,所以剛開始不過都是悄悄的傳授,用來保命的。

但後來不知道怎麼了,竟漸漸地這些方法落入一些心存邪念之人的手中,被其所知曉,於是收集整理成一套殘暴狠毒的邪惡法門,故魔功就這樣產生了。

因他們做事慘絕人道,毫無人性、伶憫之心可言,故而被宇宙眾生與域外凶殘生靈視為一類,喚作魔的存在。

也正是因為如此,善惡之爭產生了,而每一次的善惡大戰總是不斷的驚心動魄,撼動天地,甚至造成生靈塗炭。

但為了消滅這一類靠吞噬他人之力修煉的邪惡勢力,隻能以此作為代價,說起來也有些殘酷。

所以每逢善惡大戰後總會有人為其誦經超度,令其再世為人,往生到好人家中,以此作為補償,而這個人被眾生尊奉為“乞叉底鵮沙”,正是地藏法王。

話說這善惡大戰,還得從釋迦牟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前開始說起。

據傳當時有名喚波旬,此人有溝通域外凶惡生靈之能,乃修得極惡自在天王摩羅之身,摩羅總是以誘惑、脅迫等方法企圖阻礙行者修道,這也就罷了,甚至以吞噬眾生精元為樂。

公元前五佰肆拾陸年,於悉達多太子在修行之時,摩羅曾多次以邪術將其誘惑,但皆被悉達多太子所委婉拒絕,至此使得摩羅心存不甘,怨念再起,便一計不成在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