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
——屬於我們的青春記憶
93護,華北飯店,兩個特有的標簽。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故事地點,串起我們170多護校生的三年青春。我們這些城鎮或農村的懵懂少年,在青春的懵懂和困惑中成長,而今年近不惑,或為行業翹楚,或為賢妻良母。少年的記憶開始模糊,再不寫下來那些記憶,恐怕會逐漸在記憶的長河裏湮滅,畢業留念冊上承諾的,寫下三年同學生活,將成為一句空話。本文僅供回憶消遣,請勿對號入座,歡迎提供素材線索,以豐富內容,退休了翻翻也不錯。
我從大光明商務中心樓下的茶樓走出來,開始整理自己的記憶。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當時光明電影院廣場,各種小吃,人聲鼎沸,三元吃飽,十元吃好,即使深夜也不會讓路人餓肚子。路北印染廠澡堂,旁邊有個錄像廳,門口書攤是我最懷念的地方。路東郵局南是幾家小飯店,是我們從不會關注的地方。在那個沒有BB機,移動電話的時代,倒是綠色的郵筒寄出過多少對親情和友情的思念,寄出過多少站在學校門口的全身照。郵局邊街角是個電子遊戲廳,被我們扔在記憶角落的宿舍老大,把自己的業餘時間和生活費基本上都扔在了那裏,也扔掉了自己。
轉身向南漫步,我仿佛看見了國營華北飯店的樣子,四五六樓水泥裸露護欄上,正在課間的少男少女憑欄遠眺,或者說笑打鬧來緩衝課堂的枯燥。那就是我們的青春啊,在沒有霧霾的半空中肆意揮灑。飯店樓門南側路邊,是個自行車棚改造的台球廳,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偶爾會在裏邊揮上幾杆。年少的我們在這裏聽到過關於棉一的“南霸天”和印染廠“北霸天”火拚的傳聞,以及蹭煙之類的故事。穿過紡醫北路到建行門口,我和老大在這裏曾經發生過一次衝突,成為導致宿舍人竭力驅逐老大的導火索。再往前走是沁HB岸光明大樂園,發生過所謂的同學找不到事件,半夜二十幾個男生拎著凳子腿、床梯,在河邊尋找的情景曆曆在目。過了沁河就是學校了,學校附屬中醫門診南側有個小門,穿過操場就進入學校了。我們這裏軍訓來著,這一段路我們每天走4-6次,除去實習時不算,差不多走了3000多次。路東當時是海後招待所,我們畢業會餐的地方,翻看當時的照片,吃得很嗨,想一想170多人的告別晚宴,場麵該有多熱烈。當然,餐後的個人告別就更嗨了,也不知道有沒有鑄成錯誤,或將錯就錯的。總之,三年的護校生活是在這裏畫的句號。
順著光明街往南走的話好像沒什麼故事,高大的法桐樹很陰涼。轉過叢台路往西變成柿子樹,路南是公安分局,老三在這兒發生點誤會。忘記是跟誰,指點路邊的一輛寶馬車,說他寫著別摸我“BMW”,我就摸了能咋地。結果那是一輛被盜的,警察發現後在旁邊蹲守,這一指惹出了事,被警察叔叔叫進去詢問,還驚動了班主任。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就是管得了的事就出手,量力而行,管不了的事不要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