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扇子(1 / 2)

正月,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開始了短暫地休憩,梨園裏的生意也格外紅火。

台上的戲子嚶嚶呀呀地唱著,挽袖舉扇,鳳目流轉,已然入戲,台下每張桌邊都燃著暖爐,聽客們三五作堆,品茗談天,其樂融融,露天的院子寒意雖重,卻也沒人覺著冷。

隻那立在廊下的少年人悄悄攏了攏單薄的秋衣,烏亮的大眼睛專注的環視著院子裏的聽客。見有人招手,少年趕忙堆上笑臉,拎著銅壺去添茶倒水。

這桌坐著七八個年輕男子,十七八歲的模樣,身上的服飾雖不是萬分名貴,但勝在精致。

少年飛快地掃了一眼,發現其中有幾位倒是熟客,靠在椅背上聽得入迷。餘下幾位年紀小的像是不太出門的樣子,興奮地相互推搡笑鬧,時不時交頭接耳地指著台上的戲子說笑。

“各位爺慢用”,少年麻利兒的添上茶水,方欲行禮退下便被左手邊的男子摟住了腰肢。

“我道是誰,這聲爺叫得好生軟糯,原來是咱們笙平呀”,男子用手輕輕地搭在少年纖細的腰上,慢慢地遊移揉捏,透過單薄的衣衫可以感受到少年溫熱的體溫。

“肖少爺您說笑了”,夏笙平不動聲色地按住男子的手,向後退了小半步,掙脫了男子的掌控。

見笙平這番動作,肖仲晟也不惱,隻托著下巴笑盈盈地看著他。

客人沒有發話笙平也不敢貿然離開,隻能頷首立在一邊。

桌上幾位小公子見這梨園的小廝清俊靈秀,比之台上畫著濃妝的戲子,美豔不足,卻幹淨清新,加之年紀相仿,便不免多看幾眼。笙平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衣,雖然恭順地低著頭,脊背卻挺得筆直,麵上也不見獻媚,不卑不亢。

若是成年男子或許會讚一句“此子定非俗物”,然十二三歲的少年卻還都是孩子,難免爭強好勝。

一位眯著眼睛的小公子扇著扇子,歪著腦袋,倨傲的對笙平道:“你,也是園子裏的人?會唱戲嗎?”

“回小公子的話,台上的呂晚袖正是家師,小人不才,學藝未精,平日裏便隻在園子裏打打雜”。大冬天的點著炭火打扇子,笙平心裏不由咂舌,有錢人家的孩子還真是難養。

“那你師傅除了教你唱戲,可曾教你讀書識字?你看我這扇子可好呀?上麵的詩是堂兄昨兒新給我題的。”說著便向肖仲晟那邊揚揚下巴,好不得意

其實笙平並不討呂晚袖喜歡,每天夜裏,別家的師徒都在刻苦努力,打罵哭喊之聲不絕於耳,呂晚袖卻隻吩咐笙平自個兒壓腿下腰。

雖然老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這唱戲,吃的是青春飯,成角兒的戲子身邊都會有那麼幾個伺候的小徒弟,不說將個人的絕技傾囊相授,但那也都是一板一眼,教了幾出拿得出手的戲。

就想著,等上了歲數,身段差了,嗓子壞了,還能在這園子裏有一處舒心養老之地,好歹退休之後也算是教出了個像樣的徒弟,能替園主撐起這梨園戲台子。

可這呂晚袖卻偏偏不待見笙平,戲都沒教過幾出,更何況讀書認字。

其它幾位小公子見笙平麵上黯淡並不言語也很是得意:“肖正泰,你傻呀!讀書識字是為了治國安邦,戲子吟詩作對爭做花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