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1 / 2)

孩子……爺爺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

這是啊……是一個關於神仙的故事……這流傳下來的的傳說——可是我們靈魂中凝聚的精華啊……

來來來……扶爺爺到村邊樹下坐下……爺爺給你慢慢道來……

這個故事……是從一首詩開始的……

千年縱橫為誰狂?聲嗚咽,淚茫茫,百千孤嶺訴哀傷,飲悔入愁腸。

美夢初醒苦酒嚐,雁悲切,掠血陽,悲歡難眠今宵夜,寒風笑,人一方……

天地之始,開啟於混沌之時,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天地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還沒有天地萬物,也沒有世間法則,一切都隻是朦朧的一團,既不存在有,亦不存在無。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月,在那混沌中孕育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始祖盤古!這個巨人一直在昏睡,一直在成長,他這一睡,就是一萬八千年。

一萬八千年後,他醒來了,卻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使一把開天斧一下就劈開了這團混沌!清氣升為天,濁氣降為地。並且盤古出世後,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以後,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盤古自己也變成了九萬裏長的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樣撐著天和地,使它們不再變成過去的混沌狀態。這樣,就有了世界的雛形。

盤古憑借著自己的神力終於把天地開辟出來了。可是盤古也累死了。盤古臨死前,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四季飄動的雲;聲音變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發和胡須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於是自世界初成就分為三部:天,地,冥。

天界又名仙界,原是那得道之人所居的寶地,開天始自盤古氏。自從盤古破鴻蒙,從此天、地相隔九萬裏之遙。西昆侖與西王母之瑤池遙遙相對。瑤池化水為雲,廣布天地間成為一重天。素問天有九重。由一重天瑤池上到九重離恨天共計33層。

而今紫薇之星與北鬥之星遙遙對映的地方就是傳說中南天門的入口之處。入南天門而入天宮亦是天界入口。天庭以9層浮空雲盾承托。仙島林立,浮雲直上。後天地擴寬,仙界便共分為九九八十一重天,一重天為一層新天地,因而又分為九九八十一層,那八十一重天便是天庭,無論正仙散仙,若無玉帝指令膽敢擅闖者,必遭九雷轟頂而魂飛破滅。但其餘各界任仙人們來往,加之玉帝治理有方,仙界之人莫不逍遙自在,終日飲酒作樂,不在話下。

而冥界,乃是人死後魂魄輪回之地,相傳過了鬼門關便上一條路叫黃泉路,路上盛開著隻見花,不見葉的彼岸花。花葉生生兩不見,相念相惜永相失,路盡頭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有個亭子叫孟婆亭,有個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裏,給每個經過的路人遞上一碗孟婆湯。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湯讓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前世今生來世。走過奈何橋,在望鄉台上看最後一眼人間,喝杯忘川水煮今生。

也不知何時,何地,自那冥界竟躥出一冷俊少年來,身穿黑衣,手持一口無形長劍,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裏來,又為什麼來,隻知道他出生以來,便攪的冥界不得安寧!後他在那冥界大鬧一場,竟是無物可擋!凡他所到之處就是那來降伏他的天兵天也已被殺的魂飛魄散,九幽鬼怪也趁機興風作浪,聽他指揮,四處噬人魂魄,大戰天兵天將。一時間冥界戰亂不斷,連死者亦不得安息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