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1 / 1)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是電影《非誠勿擾Ⅱ》經典之句,也是影片的主題思想。精辟之所在,是啟迪人生之感悟。

當王朔這個“紅塵裏最有禪心的凡人”,遇到了馮小剛這個“寺院裏最有凡心的和尚”,《非誠勿擾Ⅱ》仿佛也變成了一首六世活佛倉央嘉措大徹大悟的詩經:悲喜交集,不舍不棄!因為生命就是一場,明知艱辛,也要一往無前的修行。

釋迦牟尼說﹕人生是苦,而這個苦是可以解脫的,解脫的過程就叫做修行。

聖經中講﹕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這是始祖犯罪所遺留的罪性與惡根,稱之“原罪”。人們必須靠一生的修行去“救贖”,去求得上帝的寬恕。

一些“宿命論”者則認為﹕命運不濟是前世作孽所造成,要靠今生的修行、行善、積德,以求得來生的好命。

顯然,他們認同人生是一場修行。

那麼,到底什麼是修行?跟我們普通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修行是指具有自我意識的客觀存在,為了實現自主進化這一目的,自身施加的一係列約束的總稱。

修行一詞的釋義:

1.培養鍛煉自己的修養、道德。

2.佛教和道教信仰者的修煉過程。

這就是說,修行並非宗教界專用術語,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實際上就是常說的自我道德修養。那麼,“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也就可以理解為﹕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愛你的人,每一個恨你的人,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恨的人,無論是愛之深,抑或是恨之切,他們都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經曆,他們都在“幫助”你成就、完全你自己。

修行是痛苦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更何況修行本身這個概念就足夠痛苦了——因為它意味著你不得不自己去麵對種種“不願意去接受”的局,並咬牙去接受,經曆拷打,完成自我的升華。修行的道路上,沒有失敗者也沒有成功者,隻有一段又一段各式各樣的人生,無論哪一段,都足夠絢麗多彩、苦樂參半。

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在得失之間,修行在悲喜之間,修行在寵辱之間,修行在來去之間,修行在生死之間。

佛說:修行是走一條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最深遠處的路。而在這條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真諦。

從這一刻起:讓我們雙手合十,靜心修行……

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踏上修行之路……

最後奉上海水的一首詩——《人生是一場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在今生的這條路上,

誰又遇到了誰?

誰又對誰做了善事還是惡事?

誰又成為了誰?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風雲變幻的歲月裏,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老去、死亡

生命在日子的反複中清晰透徹

沉浮得失,看透也無所謂煩惱幸福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終點在修行的路上起伏,起點已經遙不可及

成敗在修行的間隙輪回,無常已經注定詭變

沉澱與留下的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和靈魂

無所謂幸福與快樂,無所謂麻木與清晰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我們在修行的路上注定坎坷密布又百折不撓、滿懷豪情又迷惘失意

世事無常的光陰裏,我們隻是還在堅強麵對著自己的煩惱與快樂、得意與落魄

在這個太陽天天升起的地球上活著、痛著、笑著、走著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五百年前我們修到了什麼?今生今世又將遇到什麼?

自己的命裏,其實很早已經注定一切,

隻有自己知道

成敗榮辱、富貴得失、權利金錢、地位榮耀

死了,

一切不過一把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