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七使勁用拳頭,捶一捶自己的腦袋,想,“這次是把人丟到古文心裏去了。以後也沒臉再麵對古文。所以以後見了,就隻能當真的不認識。再說,一切都是古文的錯,要是沒有古文,自己也不會為了學習這樣折磨自己。也不會這樣疲憊不堪……”
白小七這樣想的時候,還是感覺自己的心,實在是太狠毒。至少,很久以前,是古文的出現,讓她歡樂無比。至少自己不再像以前那般,將自己塵封起來。
“但是像以前那般也挺好的,一句話也不說,不用理會自己的學習成績,不用理會身邊的一切事物……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白小七念叨著,“可是至少,我的語文和曆史成績很優秀。”
想著想著,白小七的思緒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他和她同桌。
那天是語文課,老師提問,“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出處是?
那時的語文老師,正是現在高三年級組長,十分能罵人。
她叫了很多同學,沒有人知道。“古文,來說說。”
古文當時站起身來,一臉的迷茫,他想不起來在哪裏學過這首詩。
白小七快速的在手裏寫上:杜甫的《蜀相》,然後輕輕地拽一下古文的衣角,古文低頭看見了白小七手裏的答案。
當時,語文老師用了好幾分鍾,表揚古文的見多識廣,連沒有學過的知識都懂。還十分不地道的,順便將回答不出問題的人,批評諷刺了許久。
古文當時樂得笑了笑。
課間,古文看著白小七問,“白小七,你懂得還真多。”眼裏滿是欣賞之光。“不多,就一點點。”白小七心裏,瞬間有點鄙視古文,連這都不知道。這是唯一一次。
“嗬嗬嗬……那你怎麼知道這首詩的出處?”古文問。
“我以前看過有關曆史的書籍上寫的,《蜀相》是杜甫寫的,蜀相就是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最後兩句,便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諸葛亮一生始終抱著”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宏偉誌望,所以他曾經六出祁山,以圖統一天下。不幸,當他在後漢建興十二年,最後一次出師,占據五功縣的五丈原,和司馬懿相拒在渭水時,竟然病逝軍中……”
“白小七,你懂得曆史還真多,語文知識了解也很多。”古文由衷的讚美白小七。這也是唯一一次。
從此,白小七對於語文和曆史,更加喜愛。
以至於現在,她的語文曆史可以考全班第一名,而數學可以排在倒數第一。
白小七覺得,自己數學成績不好,都怪古文。
回想起這些,感覺是一場夢一般十分清晰,又覺得隻是一場夢,好像不曾發生過一般模糊……
白小七知道,自己想這麼多,隻是找一個借口,不要怪罪於古文,這一切都與他無關的,其實。
周末,白小七和新的舍友一起打掃房子。
這個房子總共四室兩廳,合租夥伴分別是兩個高一女孩,和一個初三女孩。白小七以前就認識她們,隻是她們年紀小,白小七不怎麼想和她們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