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隱形監獄(1 / 3)

鄧乃安在衛生間裏發呆,她在想要不要告訴路淼。

在英國倫敦的一所監獄,一些犯人家屬來探監。為了安全需要,他們需要將攜帶的隨身物品上交檢查,當其中一個家屬把自己的手提包交給獄警後,提包內的炸彈瞬間引爆,家屬和獄警當場身亡。其他來探監的家屬趁機拿到獄警的鑰匙,打開監獄的房門,衝進了監獄。

聽到爆炸聲,監獄內的犯人也開始暴動,他們最先從醫務室和教改室開始。醫務室的醫生正在為幾位犯人做治療,教改室內也有兩位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在進行教化犯人的常規課程,暴動開始後,他們都被犯人挾持了。在監獄內其他地方,犯人們通過各種手段破壞監獄內的設施,準備突破監獄的安全防護。

監獄的典獄長收到信息後,立即拉響了警報,啟動監獄內的安全預案,對監獄內各個區域進行封鎖。

探監家屬的前進因此被阻擋,他們便拿出了其他幾枚準備好的炸彈,安放在防護門上,並將其炸毀。監獄內的罪犯人多勢眾,很快就控製了犯人活動區域內的所有獄警,並奪取了他們的武器和鑰匙。封鎖監獄各個區域的閘門即將落下,其中一個犯人把一位獄警扔過去,用獄警的身體卡在閘門下來阻止閘門關閉,那位獄警的身體被閘門壓得血花四濺,也成功阻止了閘門關閉。犯人們拆掉了活動室的桌子,做成一個簡易的杠杆,在眾人的努力下撬開了閘門,踩著剛才那位獄警的屍體衝了出去。探監的家屬和監獄內的犯人裏應外合,最終衝破了監獄的安全防線。

其中幾位身手好且裝備精良的獄警在搏鬥中控製了幾個犯人家屬,麵對暴動中的犯人,他們試圖利用這幾個家屬迫使他們就範。但是犯人們根本不理會,其中一個搶到槍的犯人,直接向他們開槍,不管射中的是家屬還是獄警。典獄長也關緊了自己辦公室的大門,並不斷向外界求救,犯人們越衝越勇,很快就要衝進獄長辦公室了。

典獄長的警報引來了附近警察,警車在駛向這所監獄的路上,行進途中突然踩到了地雷,打頭的兩輛警車被炸得飛出好高,然後砸在了後方警車的車身上,車隊內其他警車連續追尾,最後方的幾輛警車為了躲避前方的事故,撞到了道路兩邊的大樹上。第一波警力因此沒能及時趕到監獄。

犯人很快控製了整個監獄,他們破壞了監獄內所有的防護設施,讓整個監獄徹底癱瘓。對於所挾持的典獄長、醫生、教改人員、獄警,全部格殺勿論,有幾個犯人念在和這些人的交情試圖阻止,也全部被殺。

除了武器,他們還拿到了幾把車鑰匙和好幾部手機,有犯人還用手機開啟直播,對外展示他們的“成果”,完全不擔心會因此暴露行蹤。後續的警力很快就會趕到,犯人們決定離開監獄,他們來到監獄的車庫,一堆人擠在幾輛車上。

汽車發動後,他們不但沒有選擇逃離的方向來躲避警方後續的追擊,反而順著高速公路駛向倫敦市區。

後續的警力逐漸跟上,在開往倫敦市區的高速公路上,警察和犯人們開展了一場追逐戰,雙方在高速公路上互相開槍射擊。警方不僅要追上這些犯人,還要保護平民的安全,犯人們根本就不管這一切,他們對著高速公路上其他車輛的輪胎射擊,製造了多起交通事故,如果警察快要追上了,他們就把一個同伴扔到高速公路上,變成人肉障礙物。

這起嚴重的犯罪事件引起了整個倫敦市的恐慌,電視台啟動數架直升飛機在空中跟拍,很多高速公路的入口也被通知進行封鎖。讓英國警方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所有的措施都顯得遲鈍緩慢,高速公路的封鎖還沒完全到位,犯人們就衝了出去,一切似乎是很早就計劃好的。

這些犯罪分子無比狂熱,像是嗑了藥一樣,他們瘋狂、囂張,不顧一切的製造各種破壞。當他們來到市區,也是一頓掃射,犯人們最終在倫敦的一個鬧市區停了下來,他們衝向一個人群密集的酒吧,持槍的犯人繼續對酒吧內的人群掃射,其他沒有持槍的人對酒吧內所有的俊男靚女進行猥褻,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扒光了衣服就開始強暴,釋放著在監獄中壓抑許久的欲望。

英國政府忍無可忍,最後出動了英國陸軍和空軍。空軍多架直升飛機在犯罪分子所在的地方盤旋,多名狙擊手在空中和周圍的高樓大廈對罪犯進行射擊。然而那一所監獄的犯人實在太多了,這種方法根本無法消滅完所有的犯人。英國陸軍派遣了幾輛裝甲車前往犯罪地點,裝甲車抵達後,犯人們引爆了他們準備好的反裝甲車炸彈,炸彈將裝甲車炸得支離破碎,也在事故發生地引發了熊熊大火,火光不僅燒死了很多犯罪分子,也燒死了更多平民和英國軍人。

經過近一個小時奮戰,犯罪分子全部被殲滅。可是在裝甲車被炸毀的現場,軍方檢測到了放射性物質,為了防止更大的傷害,現場所有的士兵、警察和幸存者,都要進行清洗,同時服用普魯士藍來中和體內的放射性物質。

經過這次事件,有分析師指出,英國會有上億英鎊的損失。整個事件死亡人數超過五百,受傷人數更多,這是英國自二戰以來,最慘重的傷亡事故。倫敦市長薩迪克·阿曼·汗(Sadiq_Aman_Khan)憤怒的說:“這已經不是犯罪,根本就是戰爭!”

倫敦的監獄事件最終被認定為恐怖襲擊。

維基人也參與到了這次事件,跟去年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不同,維基人這次完全沒有排上用場。一方麵,會長喬萬尼不在,維基人缺少了這個靈魂人物,每個成員都很分散,沒能凝聚在一起;另一方麵,這次恐怖分子的計劃更加精密,每一步都出乎意料,當維基人好不容易掌握到一些信息或者最新的情報,恐怖分子已經進入下一個環節了。這次恐怖襲擊中,恐怖分子比以往更加癲狂,監獄內幾乎所有的犯人都參與進來,每個人都像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製造恐怖。

英國的媒體進行了一些深入報道,配合維基人的情報,相關內幕進一步被揭開。目前還沒有恐怖組織發表聲明對倫敦的監獄事件負責,而各種證據表明,這次事件跟去年巴黎的恐怖襲擊有很大的關係。僅僅半年時間不到,恐怖分子就有如此大的成長,相比而言,維基人像是在原地踏步。

更嚴重的是,一位維基人成員的親屬在這次事件中喪生。

那位維基人成員名叫德爾塔(Delta),澳大利亞人,現實生活中她是一位畫家和射擊運動員,今年還會參加在東京舉辦的奧運會,恐怖襲擊中喪生的是她的表弟。表弟是一位音樂人,為了自己的夢想,離開澳大利亞前往英國,就在他到達倫敦一個月不到的時候發生了這種事情。

憤怒讓德爾塔有點失去理智,她需要一個發泄點,除了表達對恐怖分子的憤怒,德爾塔也把怒氣撒向了監獄製度。她說,監獄製度是人類曆史上一個非常愚蠢的製度。

這個觀點不是沒有理由的。監獄是為了限製犯人的自由,防止對社會的破壞,同時也希望犯人在監獄中被教化,服刑結束後重新被社會接納。

監獄做到了嗎?監獄剝奪了罪犯的人身自由,防止了對社會一定的威脅,可是監獄卻沒辦法剝奪罪犯們思想上的自由,很多罪犯不但沒有被教化,反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把這些窮凶極惡的壞人關在一起,指望他們互相溝通如何做善事嗎?恰恰相反,很多原本判刑不重的犯人,反倒在監獄裏學得更壞,有些監獄甚至成了培養罪犯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