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奉獻一套二千年前的浩瀚長篇曆史小說《戰國演繹》,全書300萬字以上,分八冊《吳越稱王》、《南北對抗》、《三分晉國》、《諸侯爭王》、《七國爭霸》、《戰國聯盟》、《秦統戈幹》、《戰國歸漢》,每冊38萬字左右。全書再現公元前515年楚昭王新立到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登基,大約三百一十三年戰國紛爭的曆史生活畫麵。實體書的全書共五百二十章,每章6000字左右,有名有姓可考的人物達上千個。
喜歡戰國曆史的讀者請支持正版VIP或實體書,不是VIP作品或實體書隻能是不全的章節。在這八本書裏,每一本和每一章都存在著上承下啟的關係。你可以隨意地選擇VIP的某一本或者某幾個章節,全套書的每一章都是用一句十六字的對偶句作標題,當你看了這標題便已領略了這一章的最精彩的中心內容。比如“拒楚州唐襄燒敵營,戰都天匡彪喪齊師”。
《戰國演繹》大型叢書本來是按實體書寫成的,每章6000字左右,但為了適應網絡的要求,有些不得不將它拆為兩章,每章3000字稍多,讀者隻要把VIP章節按順序從頭到尾讀下去,便是完整的一本書。《七國爭霸》已簽約,見17K網站的《戰國演繹》,《戰國聯盟》已簽約,見天下書盟網站的《戰國聯盟》。
《七國爭霸》係浩瀚長篇曆史小說《戰國演繹》的第五冊,全書*章,約38萬字。主要內容是楚懷王時期三十三年(公元前329年至296年)的戰國曆史。這裏所說的七國,是指楚、秦、齊、魏、韓、越、蜀的七個參戰國。小說不僅涉及到楚、秦、齊、魏、韓、趙、燕、蜀、越、宋、魯、中山等十二國的眾多曆史人物和事件,有名有姓可考的人物一百三十六個。而且涉及到熊槐、鄭袖等眾多鮮為人知的曆史人物和戰爭事件,再現了當年的楚蜀之戰、漢陰之戰、褒漢之戰、楚定漢中、古城之戰、陘山之戰、襄陵之戰、荷澤之戰、聯橫合縱、魏王禪冠、鄭莊比武、縱約伐秦、大戰函穀關、屈原被貶、鄭袖立後、懷袖論兵、曲沃之戰、商於之爭、三戰商南、楚失漢中、丹陽之戰、鏖戰商洛、藍田之戰、三戰藍關、廣陵之戰、楚定江東、楚困韓雍、詔告會稽、楚廷兵變、垂沙之戰、楚秦聯盟等。
該書所涉及的戰場有巴渝、奉節、曲沃、侯馬、少習、商南、浙川、丹陽、商州、藍關、杜陵、渭南、靈寶、函穀關、陝縣、宜陽、臨沂、棗莊、濟寧、荷澤、定陶、泗水、禹州、魯山、許昌、睢陽、杞縣、寧陵、太康、鄢陵、長葛、尉氏、襄樊、南召、唐河、汝陽、登豐、偃師、鞏義、淮安、睢眙、江都、廣陵、瓜州、金陵、丹徒、句容、湖州、嘉興、杭州、會稽等。本書上承的是《諸侯爭王》,下啟的是《戰國聯盟》(見天下書盟簽約作品)。
《七國爭霸》的重中之重是公元前313年秋至312年秋,曆時一年的楚戰六國(七國之戰),一百二十萬楚軍在東、西、北,環延數千裏同時作戰。在西麵,與蜀軍戰於巴渝,與秦軍戰於曲沃、少習、丹陽、商州、藍關。在北麵,與齊軍戰於臨沂、棗莊、濟寧、定陶,與魏、韓聯軍戰於襄樊、南召、汝陽、登豐、偃師、長葛、尉氏。在東麵,與越軍戰於淮安、睢眙、江都、廣陵、瓜州、金陵、丹徒、句容。大戰以二戰曲沃開始,以楚定江東,秦國割地賠款,屈辱求和結束。讀《七國爭霸》,必讀此七國之戰,其次是公元前300年的楚戰四國,也就是史記中的垂沙之戰。這一年,一百四十萬楚軍與一百八十萬秦、齊、魏、韓的四國連兵戰於洛陽、偃師、登豐、禹州、許昌、睢陽、荷澤、濟寧、棗莊、臨沂,戰爭以秦軍首先向楚軍發難開始,以齊、魏、韓三國求和,楚、秦聯盟結束。
《戰國聯盟》係浩瀚長篇曆史小說《戰國演繹》的第六冊,本書從公元前296年(秦昭襄王十一年),楚懷王病死鹹陽,其子熊子橫繼位,南宮太後聽政,到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楚頃襄王死,楚考烈王立,共三十四年的戰國曆史。小說再現當年的汝陽之戰、宜陽之戰、陽平關之戰、楚州之戰、棗莊之戰、濟寧之戰、魚台之戰、西陵之戰、秦楚聯盟、杖打屈原、洛原護戰、汝原護戰、討韓伐魏、東製西打、鄭州會戰、大梁會戰、破宋立虞、安邑之戰、楚立新都、屈原之死、晉中會戰、晉城之戰、北製東打、新鄉之戰、濮陽之戰、泰安之戰、萊蕪之戰、兵逼青州、潼關之戰、渭南之戰、長安之戰、南陽之戰、宜城之戰、涪陵之戰、江陵之戰、秦楚構和、遷都壽春等。小說以秦楚聯盟為主線,牽出大小戰役上百場。全書約四十萬字,七十個章節。該書上承《七國爭霸》(見17K簽約的《戰國演繹》),下啟《秦統戈幹》。
附《七國爭霸》實體書目錄
第1章羋秀兄妹暗戀秋波,熊槐繼位立定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