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書院後不過幾分鍾莫墨就來到了皇城之外,城門的守衛看到莫墨連忙進去通報,然後一臉崇拜的看著莫墨,而莫墨見此微笑的向他們點了點頭。
十幾分鍾後,那守衛帶著一個老太監急匆匆的走了出來,看那滿頭的大汗莫墨估計他們應該是一路小跑過來的,不然現在天氣雖熱但也不至於走兩步就滿頭大汗。
那太監看樣子已經有五六十歲了,莫墨知道他就是當今皇上趙昀的貼身太監,而現在的皇上趙昀是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而按照襄陽城被攻破的時間和楊過與小龍女十六年的約定估算現在是大概是1257年左右,而趙昀是於1264年駕崩,不過或許有些偏差,因為他在參加入院考核的人中看到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大人物“文天祥”。
文天祥,字履善,賜字宋瑞,號文山,“信國公”是文天祥的封號。文天祥為吉州(今吉安)人,從小愛讀忠臣烈士傳記,立下精忠報國誌向。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天法不息”之對策高中狀元。然因父病世,回家守喪三年。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兼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後曆任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贛州知府等職。[3]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元入侵宋時,他主張抗元。被元俘後,他拒絕元將的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誌。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他認為自己是宋朝的“狀元宰相”必須一死以盡“忠”。後被元殺害。
按理說文天祥應該在1256年高中狀元,可是卻出現在莫墨的忘塵書院的入院考核裏,而且就莫墨所知他的父親也沒有病故,而莫墨發現文天祥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因為忘塵書院未來的院長有著落了。
看看他的生平就知道了,而一篇正氣歌就足以讓他修成地仙,天仙有望,畢竟莫墨創的那篇功法本就是以浩然正氣為主,而縱觀古今《正氣歌》都是一篇排的上號的正氣名篇。
那太監來到莫墨身前後恭敬的行了個禮然後才說道:“得知院長大人駕臨,皇上推掉的所有的事物正趕往禦花園恭候院長,不知院長進宮有何要事?”
莫墨示意他頭前帶來然後邊走邊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前幾日尋思著皇上日理萬機憂國憂民著實辛苦,於是開爐煉了兩爐丹藥為皇上調理調理身體,恰巧我一個在襄陽的兄弟給我來了封家書,想到他一直在襄陽協助守城,不過他卻不是朝廷的官員,所以想順便給他討個官職,還望公公一會在皇上麵前幫忙美言幾句。”說著翻手取出了一個拇指大小的玉瓶。
“這是一顆延壽丹,可增十年壽命,望公公笑納。”莫墨將小玉瓶塞到了那公公的手中。
“這,院長使不得啊,這太貴重了小的可不敢收啊。”那公公先是震驚緊接著便是駭然,連連推辭。
“公公你就放心的收下吧,這東西我還是有一些的,我已經給皇上準備了一瓶,足有十幾顆呢,而且這東西吃多了也沒用,最多隻能吃三顆,第一顆十年,第二顆五年,第三顆一年,三顆過後再無效果。”
聽完莫墨的話那公公才放下心來將丹藥收下,然後連連表示一定會讓皇上給他的兄弟封個大將軍,而莫墨也看出他並沒有說謊而是真的這麼想的,莫墨自然樂得如此。
兩人在宮中彎彎繞繞走了大概十幾分鍾才來到禦花園,畢竟宮中的規矩極多,並不是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的,因此雖然兩地的直線距離並不是很遠但卻要走很遠的一段路的情況屢見不鮮。
而莫墨也曆經半個小時終於見到了現任的皇帝趙昀,趙昀已經年過半百,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畢竟現在的朝政已經基本被丁大全、賈似道等人把持,而且長年處理政務也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雖然隻不過五十多歲,但看起來跟七十多歲的老人也相差無幾了。
隨意的向趙昀皇帝點了點頭莫墨就自己找個地方坐下了,而趙昀見此卻並沒有說什麼,而那帶莫墨進來的公公連忙跑到趙昀的跟前小聲的低語,然後小聲交談。